截止今天,RocketMQ 进入 Apache Incubator 已经 7 个月有余。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团队走过很多路,也经历了很多事。
第一次按照 Apache Way 走通 Apache 软件发布流程,完成了在整个 IPMC 都极为罕见的 Rc3 发布壮举,体现了中国团队的严谨、高效,赢得了社区的赞誉。
第一次向 Apache 社区昭告 OpenMessaging 标准的愿景。紧接着, ASF Director Jim 毛遂自荐,加入到 RocketMQ 超强豪华的全球 Mentor 阵营中。
第一次面向国内社区举办了大型 MeetUp。全球图文现场直播,5 场纯技术 Messaging & Streaming 干货分享,传达了团队誓将做好社区,搞好生态的决心。
人生就是一场跋涉,走久了,才知心酸,才知艰难,才有坚韧,才有渴望。前方的路,尽管遥远,尽管颠簸。但脚步依然,追求依然,方向依然。
接下来,我们从产品、社区、生态这三个维度,分别回顾一下 RocketMQ 这半年多的 Apache 孵化历程。
产品篇章
编码规约
研发流程
分支模型
持续集成、持续压测,持续交付
发布规约
进入 Apache 后,尤其在孵化阶段,学习并遵循 Apache 发布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源码 (src) 和二进制文件 (bin) 被分别打包。asc 是一个签名文件,committer 使用自己的私钥对分发包进行签名,任何人可以用我们对外公布的 512 位的公钥进行验证。
PR & Jira 处理
这是一个 RocketMQ way 的具体体现。针对 PR,我们设计了一套 Checklist,如下图所示:
社区篇章
Apache Way
上面这幅图节选自之前 MeetUp 上的分享,是我们对于 Apache Way 的理解。
在学习和实践 Apache Way 的过程中,团队也摸索出了一套我们称之为 RocketMQ Way 的最佳实践。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 禁止中文注释,允许 User 邮件列表使用中文提问,但 Dev 邮件列表必须使用英文。关于几个邮件列表的用途,请参考官方说明。
Community CodeMarathon - 不定期的编程马拉松,挖掘社区活跃的贡献者,培养并辅导社区的深度参与者。
Ecosystem Assemble - 独立仓库,为社区项目安营扎寨。每个个体在贡献之前,首先要提交 Apache 的 IC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