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中包含了整个网络的拓扑信息,如自己的某个接口连到邻居的哪个接口
LS和DV的区别
1、
DV路由协议:谣传式的学习路由,收到路由条目之后,只知道是谁(邻居)告诉它的,不知道路由器的起源在哪里
LS路由协议:除了可以知道是谁通告过来的,还可以知道路由器的产生者是谁。
2、
LS可以划分区域
通过再ABR上汇总减少路由表的条目
本地拓扑变化只会影响到本区域,不影响其他区域(通过汇总实现)。
减少LAS洪泛范围
3、EIGRP两端要建立邻居:
AS号、K值、认证必须一致
0SPF两端需要建立邻居:hello包周期,area id,网段,认证需一致
计算路由时选取参数的位置:路由的入口,数据的出口
ospf更新机制
1、触发更新
2、增量更新
3、周期性的洪泛lSA(30分钟),存活时间60分钟
ospf hello 包的内容
RID、hello包的周期、邻居、区域ID、路由优先级、DR/BDR、认证的密钥、特殊区域的置位信息
DBD的字段
I:init,标识是第一个DBD包
M:more,标识是否还有后续DBD包
M/S:master/slave,标识主/从
DBD包采取隐式确认。序列号只能由主改变,每发一个包加一。收到从发送的相同序列号的DBD包,说明自己发送的DBD对方已收到。
OSPF cost值计算
10的8次方/带宽,带宽单位是bps
DR/BDR特点
1、不抢占
2、当DR DOWN,BDR->DR,重新选举BDR
3、DR/BDR/DROHTER是接口概念
4、DR/BDR基于网段选举的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debug/409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