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9 Prime Factors

博客围绕int型正整数N的质因子分解展开。介绍了将N分解成若干质因子的题意,给出思路,先定义结构体存放结果,获取素数表,逐个判断素数能否整除N。还分析了求INT_MAX质因子的情况,指出可利用质因子分布特点优化,最后给出代码转载链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题意:

给出一个int型正整数N,要求把N分解成若干个质因子,如N=97532468,则把N分解成:97532468=2^2*11*17*101*1291。质因子按增序输出,如果某个质因子的幂是1,则1不输出。

思路:质因子分解的基础题。

首先,定义如下因子的结构体,用于存放最终的结果。因为N是一个int范围的正整数,由于2*3*5*7*11*13*17*19*23*29>INT_MAX,也就是说,任意一个int型整数,可分解出来的不同的质因子的个数不会超过10个,因此,数组只要开到10就够了。

struct Factor{
    int fac;//质因子
    int cnt;//质因子出现的次数
}factor[10];

在对正整数N进行分解之前,首先要获取素数表,令其存在数组prime中,这样一来,则逐个判断这个prime数组中的素数,若整除,则一直用N除以当前这个素数,记录这个素数出现的次数,除到不能整除为止,再进入下一个素数的判断。

但是,如果我们要求N=2,147,483,647(INT_MAX)的质因子呢?难道需要求出所有整型的素数吗?这样做当然没有错,但却会超时(判断素数的时间复杂度是O(sqrt(N)),枚举获取1~N的全部素数的时间复杂度是O(N),因此总的时间复杂度是O(N*sqrt(N)),若N>10^5基本就超时了),事实上,对于质因子分解,需要明白这样一个事实——

对于任何一个整数,如果它是素数,则不可被分解,因子只有1和其本身;如果它是合数,则除了1和本身之外,它的因子必然是在sqrt(n)两侧成对出现的,此时,这些质因子要么全部小于等于sqrt(n);要么只存在一个质因子大于sqrt(n),而其他质因子全部小于等于sqrt(n)。基于此,我们考虑,int型的最大值是2,147,483,647,而sqrt(2,147,483,647)≈46,341,根据刚才所说的结论,也就是说一个int型整数若不能被46341以内的素数整除的话,说明因子就是其本身了。因此,我在获取素数表的getPrime()函数中直接硬编码了。

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Factor{
    int fac;//质因子
    int cnt;//质因子出现的次数
}factor[10];

vector<int> prime;//素数表

//判断素数
bool isPrime(int n)
{
    if(n<=1) return false;
    int sqr=(int)sqrt(n);
    for(int i=2;i<=sqr;i++)
        if(n%i==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获取素数表,打表思想
void getPrime()
{
    for(int i=2;i<50000;i++)
        if(isPrime(i)) prime.push_back(i);
}

int main()
{
    int val;
    scanf("%d",&val);
    getPrime();
    int temp=val;
    int len=0;//factor数组的长度
    for(int i=0;i<prime.size();i++){
        int p=prime[i];
        if(temp%p==0){
            factor[len].fac=p;
            factor[len].cnt=0;
            while(temp%p==0){
                factor[len].cnt++;
                temp/=p;
            }
            len++;
            if(temp==1) break;//表示除尽
        }
    }
    if(temp!=1){//考虑存在因子大于sqrt(n)的情况(有可能是素数,有可能不是素数,如9998=2*4999)
        factor[len].fac=temp;
        factor[len].cnt=1;
        len++;
    }
    printf("%d=",val);
    if(val==1) printf("1");
    for(int i=0;i<len;i++){
        printf("%d",factor[i].fac);
        if(factor[i].cnt>1) printf("^%d",factor[i].cnt);
        if(i<len-1) printf("*");
    }
    return 0;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kkmjy/p/9534279.html

内容概要:本报告探讨了AI赋能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技术创新,涵盖了研发设计智能化、用户运营智能化和座舱体验智能化三大核心场景。通过解析智己汽车的实践,展示了AI在压缩研发周期、提升销售转化率和优化座舱体验等方面的实际价值。报告指出,AI技术正深刻改变汽车产业的价值链,推动从“机械制造”向“移动智能体”的转变,并提出了未来汽车行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包括更个性化的用户体验、跨产业融合以及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汽车行业从业者、技术研发人员、市场营销人员、政策制定者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AI技术在汽车研发设计中的应用,如生成式设计、仿真优化和智能测试;②掌握AI在用户运营中的应用,如智能内容生成、销售辅助和数据闭环优化;③了解AI在座舱体验中的应用,如多意图服务编排、情感计算和端到端语音链路优化;④探讨未来汽车行业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包括个性化服务、产业融合和数据安全。 其他说明:本报告不仅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分析,还结合了具体的落地实践案例,为企业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提供了可复用的AI赋能框架。报告强调了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在推动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