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数学 - 唯一分解定理

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组合数C(p,q)/C(r,s)的方法,通过质因数分解避免了直接计算导致的数据溢出问题。利用唯一分解定理,文章提供了一个C/C++示例程序,展示了如何通过增加或减少质因数的指数来简化计算。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题意:已知C(m,n)=m! / (n!*(m-n!)),输入整数p,q,r,s(p>=q,r>=s,p,q,r,s<=10000),计算C(p,q)/C(r,s)。输出保证不超过10^8,保留5位小数

思路 : 单看数据的话, 10000 直接暴力就可以,但是相乘的结果会直接爆掉 long long ,而题目保证最后的答案不超过 1e8 , 那么说明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一边算一遍约分就可以了,根据唯一分解定理,我们表示乘的关系时就让指数 +1,表示除的关系时就让指数 -1。

代码示例 :

#define ll long long
const ll maxn = 1e4+5;
const ll mod = 1e9+7;
const double eps = 1e-9;
const double pi = acos(-1.0);
const ll inf = 0x3f3f3f3f;

ll p, q, r, s;
vector<ll>ve;
ll pt[maxn];
ll cnt[maxn];

void init(){
    memset(pt, 1, sizeof(pt));
    for(ll i = 2; i <= 10000; i++){
        if (pt[i]){
            ve.push_back(i);
            for(ll j = i+i; j <= 10000; j += i) pt[j] = 0;
        }
    }    
}

void fun(ll n, ll d){
    for(ll i = 0; i < ve.size(); i++){
        while (n%ve[i] == 0){
            n /= ve[i];
            cnt[i] += d;
        }
        if (n == 1) break;
    }
}


void add(ll n, ll d){
    for(ll i = 1; i <= n; i++){
        fun(i, d);
    }
}

int main() {
    //freopen("in.txt", "r", stdin);
    //freopen("out.txt", "w", stdout);
    init();
    while(~scanf("%lld%lld%lld%lld", &p, &q, &r, &s)){
        memset(cnt, 0, sizeof(cnt)); 
        add(p, 1); 
        add(s, 1); 
        add(r-s, 1); 
        add(r, -1); 
        add(q, -1); 
        add(p-q, -1); 
        double ans = 1;
        for(ll i = 0; i < ve.size(); i++){
            ans *= 1.0*pow(ve[i], cnt[i]);
        }
        printf("%.5lf\n", ans);    
    }
    return 0;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cut-ry/p/8885476.html

基于Spring Boot搭建的一个多功能在线学习系统的实现细节。系统分为管理员和用户两个主要模块。管理员负责视频、文件和文章资料的管理以及系统运营维护;用户则可以进行视频播放、资料下载、参与学习论坛并享受个性化学习服务。文中重点探讨了文件下载的安全性和性能优化(如使用Resource对象避免内存溢出),积分排行榜的高效实现(采用Redis Sorted Set结构),敏感词过滤机制(利用DFA算法构建内存过滤树)以及视频播放的浏览器兼容性解决方案(通过FFmpeg调整MOOV原子位置)。此外,还提到了权限管理方面自定义动态加载器的应用,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易用性。 适合人群:对Spring Boot有一定了解,希望深入理解其实际应用的技术人员,尤其是从事在线教育平台开发的相关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快速搭建稳定高效的在线学习平台的企业或团队。目标在于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涵盖从资源管理到用户体验优化等多个方面,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Spring Boot框架的实际运用技巧。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和技术思路,还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教训,对于提高项目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强调了安全性、性能优化等方面的重要性,确保系统能够应对大规模用户的并发访问需求。
n! 唯一分解定理代码通常涉及将阶乘结果按照质因数分解的形式表示出来。这种分解可以用于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例如计算组合、排列等。 ### 步骤解释 对于给定的 \( n \),\( n! = 1 \times 2 \times 3 \times ... \times n \) 的质因数分解步骤如下: 1. 找到所有小于等于 \( n \) 的素数。 2. 对于每个素数 \( p \),统计它在 \( n! \) 中作为因子出现了多少次。 - 使用公式: \[ \text{次数} = \left\lfloor \frac{n}{p} \right\rfloor + \left\lfloor \frac{n}{p^2} \right\rfloor + \left\lfloor \frac{n}{p^3} \right\rfloor + ... \] 直到 \( p^k > n \). ### 示例 Python 实现代码 ```python def prime_factors_of_factorial(n): def is_prime(num): # 判断是否为素数 if num < 2: return False for i in range(2, int(num**0.5)+1): if num % i == 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primes = [i for i in range(2, n+1) if is_prime(i)] # 获取所有的素数列表 result = {} for p in primes: # 遍历每一个素数 count = 0 power = p while power <= n: count += n // power power *= p result[p] = count return result # 测试函数 n = 10 result = prime_factors_of_factorial(n) print(f"{n}! 的唯一分解形式为:") for key, value in result.items(): print(f"素数 {key}: 出现了 {value} 次") ``` 运行以上代码会输出类似如下的结果: ``` 10! 的唯一分解形式为: 素数 2: 出现了 8 次 素数 3: 出现了 4 次 素数 5: 出现了 2 次 素数 7: 出现了 1 次 ``` 这表明 \( 10! \) 可以表达成 \( 2^8 \cdot 3^4 \cdot 5^2 \cdot 7^1 \) 这样的形式。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