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坐标系转换出错:Error 999999执行函数出错 invalid extent for output coordinate system...

       本文主要介绍在用ArcGIS做坐标系转换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和解决方案。

       如下图,对一份数据做坐标系转换:

       

       过了一会儿,转换失败了。错误消息如下:

       

       “消息”中提示,“执行函数出错 invalid extent for output coordinate system”,从这句话本人看不出多大的端倪。找高人指点得知,

这份数据的投影坐标是高斯-克吕格投影38度带的,但它的坐标系确是114的(右键地图显示区域,点击数据框属性

                              

       显示坐标系为:Xian 1980 3 Degree GK CM 114

                         

        所以,我们必须给这份数据添加一个高斯-克吕格投影38度带的

坐标系,然后再做“投影”(由高斯-克吕格38度带转换为地理坐标系)。

        

解决方案:

      定义38度投影

      

     

      更改应用:定义结束之后,图框内的地图消失了,右键打开”数据框属性“,然后发现其坐标系依然是114的,说明数据框的坐标系还没有更新过来。将数据框的坐标系改为38度,

便可以正确地显示38度的地图了。或者也可以将数据关闭,从新打开一次,也可以正确看到地图。

     坐标转化为地理坐标之后,右下角显示的单位可能还是“米”,此时,打开“数据框 属性”,按如下图选中“度十进分制”:

                    

      自此,坐标系转化就算成功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dowtowne/p/3466866.html

<think>嗯,用户的问题是关于在ArcGIS中将矢量数据从WGS_1984_UTM_Zone_32N转换到CGCS2000_3_Degree_GK_CM_120E坐标系时遇到的失败。首先,我需要理清这两个坐标系的区别和转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首先,WGS_1984_UTM_Zone_32N属于UTM投影,基于WGS84椭球,而CGCS2000_3_Degree_GK_CM_120E是高斯克吕格3度分带,使用CGCS2000椭球。这两个坐标系在椭球参数、投影方式以及分带方法上都有不同,可能导致转换失败。 可能的原因有几个:首先是椭球差异,虽然WGS84和CGCS2000的参数非常接近,但细微差别可能导致转换需要精确的基准面转换参数。如果参数缺失或不正确,转换就会失败。其次是投影方法的不同,UTM和高斯克吕格在比例因子、中央经线等方面有差异,直接转换可能导致问题。另外,分带是否匹配也很重要,比如UTM Zone 32N的中央经线是9度,而GK_CM_120E的中央经线是120度,跨度大,可能需要先转换到地理坐标系再重新投影。此外,数据本身的坐标系定义是否正确也会影响,如果原始数据没有正确指定坐标系,后续转换自然会失败。 解决方案方面,首先需要确认数据是否正确定义了原始坐标系,使用ArcGIS的“定义投影”工具确保输入数据正确。然后,分步转换:先投影到地理坐标系(如WGS84或CGCS2000),再转换到目标投影。可能需要使用地理变换,比如在“投影”工具中选择合适的转换方法,如三参数或七参数,特别是不同椭球间的转换。如果参数未知,可能需要查找官方提供的参数或使用已知的控制点进行校准。此外,检查ArcGIS坐标系支持,确保目标坐标系已正确安装,必要时手动添加。最后,处理数据范围的问题,如果数据超出目标投影的有效范围,可能需要分块处理或调整投影参数。 用户可能需要逐步验证这些步骤,比如先检查数据定义,再尝试分步转换,使用合适的变换参数。同时,参考ArcGIS的文档和相关资料,比如引用中的坐标系统定义和转换方法,确保每一步都正确无误。如果仍然失败,可能需要更详细地查看错误提示,或者考虑数据是否存在其他问题,如几何错误等。</think>### ArcGIS矢量数据坐标系转换失败原因及解决方案 #### **一、转换失败原因分析** 1. **椭球参数差异** WGS_1984_UTM_Zone_32N基于WGS84椭球(长半轴$6378137\ \text{m}$,扁率$1/298.257223563$),而CGCS2000_3_Degree_GK_CM_120E基于CGCS2000椭球(长半轴$6378137\ \text{m}$,扁率$1/298.257222101$)。两者椭球参数虽接近,但基准面转换需要精确的七参数或三参数支持[^3]。 2. **投影方式冲突** - UTM投影(WGS_1984_UTM_Zone_32N)采用横轴墨卡托投影,中央经线为$9^\circ$E,比例因子$0.9996$。 - 高斯克吕格3度分带(CGCS2000_3_Degree_GK_CM_120E)中央经线为$120^\circ$E,比例因子$1.0$[^1]。 **直接跨投影转换可能导致参数不匹配**。 3. **分带范围不兼容** UTM Zone 32N覆盖经度范围$6^\circ$E至$12^\circ$E,而GK_CM_120E覆盖$118.5^\circ$E至$121.5^\circ$E。两者地理范围无重叠,需先转换到地理坐标系(GCS)再重新投影[^2]。 4. **数据未正确定义坐标系** 若原始数据未正确关联WGS_1984_UTM_Zone_32N,转换工具无法识别输入参数[^2]。 --- #### **二、分步解决方案** 1. **验证原始数据坐标系** 使用ArcGIS的`定义投影`工具(`Data Management Tools > 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 Define Projection`),确保输入数据已正确关联WGS_1984_UTM_Zone_32N。 2. **分步转换流程** ```plaintext WGS_1984_UTM_Zone_32N(投影坐标系) → 转换为 WGS84(地理坐标系) → 转换为 CGCS2000(地理坐标系) → 投影为 CGCS2000_3_Degree_GK_CM_120E(投影坐标系) ``` 3. **关键工具与参数设置** - **步骤1:投影到地理坐标系** 使用`Project`工具,选择`WGS_1984`作为输出坐标系,**无需地理变换**。 - **步骤2:基准面转换** 使用`Project`工具,输入坐标系为`WGS84`,输出坐标系为`CGCS2000`,需选择**地理变换参数**(如`CN_2000_TO_WGS_1984`或自定义七参数)。 - **步骤3:投影到目标坐标系** 选择输出坐标系为`CGCS2000_3_Degree_GK_CM_120E`,中央经线$120^\circ$E,确保分带匹配。 4. **地理变换参数缺失处理** - 若缺少官方参数,可通过控制点计算七参数(需至少3个公共点)。 - 临时方案:在`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中选择`None`,但会导致米级误差[^3]。 --- #### **三、常见错误排查** | 错误类型 | 解决方法 | |-------------------------|------------------------------------------| | `Invalid extent for output coordinate system` | 检查数据是否超出目标投影分带范围,必要时分割数据 | | `Missing 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 | 在转换步骤中手动选择或添加地理变换参数 | | `Unknown spatial reference` | 确认目标坐标系是否存在,通过`.prj`文件或EPSG代码手动定义[^4]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