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第五天的第一个非常好的大晴天。我们很早出发,今天的目标是京都西边的一些寺庙。京都的西边的寺庙没有东山的那些那么集中。第一个地点是金阁寺。对金阁寺也没有特别的印象,只知道有一个金光灿灿的阁楼。金阁寺应该是镰仓幕府时代的末期的足利氏家族兴建的寺庙。每个王朝的末期总是这么奢靡。可怜的足利氏家族,虽然当将军那么多年,可是镰仓幕府时期的日本却一直处在战乱中。不过终结战乱的三个人却被大家一直纪念到如今,也是无数文艺作品和旅游景点的主题。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人们总是会记住带来和平的使者。
乘坐京都非常便捷的公交车前往金阁寺。车上遇见了一对以色列的老夫妇。他们应该已经退休了,在世界里四处游览。搭上话的原因是他们上车试图试用一千元的钞票买车票。但是因为语言不通,司机让他们在下车的时候买票。然后我的很热心的老婆就上前告诉这对老夫妇说,买一张公共汽车的one day pass card,只需要500日元就可以坐一整天的公交车。以色列老先生就问在哪里可以买,在司机那里就可以买。我们就愉快的攀谈了起来。他们已经去过了好多的国家,对于中国的西安也有着深刻的印象。老先生不是第一次来到京都了,但老太太却是第一次来。老先生说10年前他就来过京都,对二条城城堡非常的喜欢。我们就一路很愉快的抵达了金阁寺的门口。然后他看到我可以很轻松的阅读金阁寺的介绍,很奇怪为什么我能看懂。然后我略带自豪的告诉他,日本古代的时候是使用我们中国的文字。也就是把汉字作为官方的文字。甚至现代的日文里,也使用了很多的汉字,只是发音不同。他就很奇怪,让我把金阁寺门口的“世界遗产,金阁鹿鸣寺”这几个字翻译出来,我就给翻译成了“heritage of the world,Jinge temple" 他很是吃惊。可能一个欧美人来说,理解错综复杂的中日文化和情仇太复杂了。我一个中国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金阁寺转了一圈。金阁寺不大,给游客参观的地方就只有那一座湖中心的金光闪闪的小亭子。无数人在那里合影。
下一个要去的地方是龙安寺。这座寺庙的游人就比金阁寺要少的多的多的多了。不过也非常符合这座寺庙的主题或者说特色。因为龙安寺最出名的是一座枯山水的园林。枯山水就是用石头和沙子来代替绿地和水流的园林。体现的是一种寂静的意境。所以这里的游人自然是越少约好了。这座寺庙应该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京都的世界文化遗产鳞次栉比。我们进入了寺庙,整个寺庙很小,好像只有一两栋建筑物。进去之后大家都脱了鞋子。在寺庙入口有很多的书法作品,都是来欣赏这座枯山水园林的文人墨客们留下的。欣赏枯山水的地方有一排木头台阶的座位。大家纷纷坐下或者站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欣赏或是进入冥想。有一些是日本各地来游学的学生,龙安寺似乎是他们必到之处。很喜欢这里,非常有禅意。
顺着一条蜿蜒崎岖的路,我们就抵达下一个目的地是仁和寺。仁和寺的山门明显比前两座寺庙要气派的多了。后来了解到这里是皇家的寺庙,每到重大的日子就会有特殊身份的人来这里祭祀。不过这座非常宏伟的寺庙似乎没有吸引太多的人,可能是因为它没有什么特色吧。我们在这里转了一圈都没有发现超过十个人。
接着就是午饭时间了。仁和寺的门口挺荒凉的。虽然是中午刚过,但有一些饭馆已经关门。我们走了挺远的路找到了一家叫咖喱妈妈的店。吃了一顿很好吃的日式咖喱炒饭。不过说实话我对于我吃下去的东西有一点点的担心,不过幸好没有发生什么。还喝到了日本麒麟的啤酒,味道淡淡的。我们发现,在京都很多日式饭店的门口都挂着牌子,对游学生供应200日元一顿午饭。200日元吃一顿饭在日本是非常低廉的价格,一般只能买两瓶矿泉水。感觉整个国家对于学生的参观历史古迹,学习本国历史都是采取非常支持而且是将支持落实到实处的态度。所以京都整个城市随处可以看到四处游学的学生,有小学生也有中学生。从他们胸前的牌子来看,来自日本各地。想到自己长这么大了,连北京都没有好好玩过一番,就觉得似乎中国的教育里缺了点什么。虽然我们的价值观一直是强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实际上有谁真正的放心让自己的孩子单独去行万里路呢。所以我还挺喜欢日本的这样的教育方式。
吃完了午饭,再加上游玩了仁和寺这样一座比较无趣的寺庙,就不想继续在西山参观剩下的寺庙了。于是我们又调转方向回到了京都市区。因为一直想看一看织田信长被逼自杀的地方。 于是就转去寻找本能寺了。这确实是一个不怎么好找的地方。因为在京都来说,本能寺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寺庙,而且隐藏在繁华的市区中。假如不是织田信长死在这里的话,可能很少有人关注这里。我们找到一个地方,大堂的装修看起来就是一个酒店。而且实际上就是一座酒店。但是大堂经理非常热情的告诉我说这里确实是本能寺。我们有点糊涂了。她带着我们往外走,绕了个圈我们才发现本能寺靠大街的房子已经改成了酒店,但转个弯就可以看到寺庙的山门。入口有一个本能寺之变的博物馆。我饶有兴趣的去参观了一下。里面还是有挺多战国时期人物的遗物。寺庙里现在还完好的保存着本能寺之变的几座纪念建筑。又纪念碑和纪念塔。织田信长虽然是个在我看来有点滥用武力的人,但是因为他开创了太平盛世的基础,所以人们还是愿意去纪念他的。
在京都吃完最后的晚餐我们离开京都去大阪。两个城市实在是太近。坐火车就一两个小时。大阪是日本著名的商业城市。抵达的时候已是晚上9点多了。定的是家庭旅馆,也没什么名气,只好找人问路。心情有一点点紧张的,因为道顿崛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而且9点多的日本已经有一点点的入夜的感觉了。我们在道顿崛附近的一座小桥上,向一对不懂中文也不懂英文的日本人问路。后来知道他们是一对父子。不过他们也不知道那个旅馆,但似乎非常想帮助我们,就帮我们问其他路过的人。非常巧的是,他们询问的人居然是中国人。他们问明了方向说直接送我们过去。其实当时我有一点点的紧张,在中国哪遇到过这样的待遇啊,问个路还送你过去的。但是别人的热情又不好拒绝(语言不通也根本没办法拒绝)。只好硬着头皮走,而且越走越荒凉。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这对日本父子又不知道怎么走了,于是又开始拦住人就问。这时来了个个子不高的小姑娘,小姑娘看了地址一眼,用纯正的中国话对我们说你们是中国人吧。于是这两个日本人做了一个晕倒的表情,估计意思是怎么一路上遇到这么多中国人。然后那个小姑娘说干脆也送我们去吧。结果就热闹了,一行五人浩浩荡荡的上路,一路上聊的很开心。小姑娘说她叫惠子,父母是中国人。她在日本长大,不过受父母影响中文很溜。我们开开心心的抵达了酒店门口,最后还合影留念互相留下联系方式。刚到大阪,就让我感觉到了关西人的热情了。我觉得这是在日本旅行最开心的时刻。
我们抵达了我们在日本的最后一个酒店,也是唯一一座和式风格的旅馆。酒店的老板是一对非常和煦的老年人,说话都非常的温柔。我们住下后,老婆居然还有兴致出去吃宵夜。我估计老板都快疯了。这对年轻人不仅住店来的那么晚,而且来了还要出去玩。这一点都不符合日本人不给他人添麻烦的性格。可是没办法,谁让他们是歪郭人。于是我们又去了道顿崛。果然10点多的日本大部分的店铺都关门了。老婆吃了一家要排队的章鱼小丸子而我却累得只想回去睡觉。于是又回到酒店,直接昏昏沉沉的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