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科幻短篇观后感

本文探讨了姜峰楠的《你一生的故事》与刘宇昆的《思维的形状》两部短篇科幻作品。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两者在文化冲突与语言哲学上的异同,并对作者的人文关怀和技术思考进行了深入剖析。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段时间看了刘宇昆的“思维的形状”,今天看了姜峰楠的“你一生的故事”。

这两个短篇科幻都是两位作者的短篇小说集中的代表作。

中文版本都有翻译:

  姜峰楠. 你一生的故事[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刘宇昆. 思维的形状[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知道刘宇昆是因为刘慈欣的“三体”火了之后的一段时间,然后网上晃悠的时候忽然看到双料大奖的噱头,就买下了小刘的这个精品集合。按照我读书的习惯,最经典的部分,放到最后,和我吃肉的习惯是一样的。看了其中的几个之后,感觉作者的文风与其说是科幻,更多的是人文在里面,要是没见到照片,肯定以为是一个柔弱的书生的感觉,看来气质是内在的,不是单从表面就能完全抓住的。

知道姜峰楠是因为郝景芳学霸的出名,她的成名作是北京折叠,前几天去图书批发市场晃悠的时候还听到有人想买这本书,我一直知道是个短篇,没想到那么的短,在豆瓣读书上就看完了。当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认认真真的wiki了一下这个学霸的人生历程。随便就看到了良心媒体凤凰文化的深入报道(http://culture.ifeng.com/a/20160818/49801629_0.shtml)。华人在世界科幻舞台上面的成绩的理解指数倍的增长。这时候就想着看看最具代表性的姜峰楠的作品,听说他的两本书现在在印刷,网上还是预约状态,不过还是下载到以前的一个版本,顺便看了其中的一个短篇,“巴别塔”。瞬间就感觉这好像是我的菜的感觉。

今天终于找到时间认认真真的品味了一下主题文章,你一生的故事,没想到和小刘的思维的形状的角度差不多,都是文化冲突,都是从语言的角度去阐述。因此从成书的前后时间看,应该是小刘受到姜峰楠的影响吧。对比看来感觉小刘的作品更加具有匠气,而姜峰楠的作品更加自然。自然而然的把想说的东西说出来,说的还挺好。

外国人更多的是以睿智和机灵展示在我的面前的,但是这两位作者的存在唤醒了我读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托尔斯泰“复活”的时候的感觉,甚至是从来没看完的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的感觉。仿佛自己和世界剥离开来,遗世独立,用一种审慎独立但是又不离不弃的存在感,去讲故事。

思维的形状的主题我自己也没全部搞清楚。作者从一个小游戏出发联想出另外一种思维形式的文明的存在,还写出这么细腻的文章,可见文笔非常不一般呀。

下面还是仔细的看看,你一生的故事,这个短篇吧,据后记说作者是从话剧,从朋友的出生的孩子,从自己的物理知识的理解的角度,展开的。可以看出生活留心处处皆学问呀。关键是作者可以将这些东西经过自己思维的加工写成一个完整而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章,厉害。

整个文章的内容我就不剧透了,但是结果却是非常富有哲理。

“我从一开始就知道结局,我选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未来的必经之路。我偱路而前满怀喜悦,也许是漫画痛苦?我的未来,它究竟是最小化还是最大化。”

现代物理假设出四维空间,四维中的时间是确定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未来是确定的,按照指定的方式已经存在的,但是对于自由意志的我们来说,是绝对不能理解这些的。就想二维世界无法理解三维的存在一样。现代物理为了说使时间这个概念更加的清楚,还引入了无限维的空间的概念,最新的星际迷航3中的斯巴克大使就是,穿越虫洞到达新的时间轴,并且在一个时间轴存在两个相同的个体也没造成时间轴崩溃的典型例子。

知道人生的结局或许有意义或许没意义,但是热情洋溢,风雨无悔的过程肯定是非常有意义的。

接下来,有时间还是继续拜读两位的文集,还想好好看一下“软件体的生命周期”和“三体”。

于2016年10月2号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kongchung/p/6013654.html

基于数据挖掘的音乐推荐系统设计与实现 需要一个代码说明,不需要论文 采用python语言,django框架,mysql数据库开发 编程环境:pycharm,mysql8.0 系统分为前台+后台模式开发 网站前台: 用户注册, 登录 搜索音乐,音乐欣赏(可以在线进行播放) 用户登陆时选择相关感兴趣的音乐风格 音乐收藏 音乐推荐算法:(重点) 本课题需要大量用户行为(如播放记录、收藏列表)、音乐特征(如音频特征、歌曲元数据)等数据 (1)根据用户之间相似性或关联性,给一个用户推荐与其相似或有关联的其他用户所感兴趣的音乐; (2)根据音乐之间的相似性或关联性,给一个用户推荐与其感兴趣的音乐相似或有关联的其他音乐。 基于用户的推荐和基于物品的推荐 其中基于用户的推荐是基于用户的相似度找出相似相似用户,然后向目标用户推荐其相似用户喜欢的东西(和你类似的人也喜欢**东西); 而基于物品的推荐是基于物品的相似度找出相似的物品做推荐(喜欢该音乐的人还喜欢了**音乐); 管理员 管理员信息管理 注册用户管理,审核 音乐爬虫(爬虫方式爬取网站音乐数据) 音乐信息管理(上传歌曲MP3,以便前台播放) 音乐收藏管理 用户 用户资料修改 我的音乐收藏 完整前后端源码,部署后可正常运行! 环境说明 开发语言:python后端 python版本:3.7 数据库:mysql 5.7+ 数据库工具:Navicat11+ 开发软件:pycharm
MPU6050是一款广泛应用在无人机、机器人和运动设备中的六轴姿态传感器,它集成了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这款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并提供设备的角速度和线性加速度数据,对于理解物体的动态运动状态至关重要。在Arduino平台上,通过特定的库文件可以方便地与MPU6050进行通信,获取并解析传感器数据。 `MPU6050.cpp`和`MPU6050.h`是Arduino库的关键组成部分。`MPU6050.h`是头文件,包含了定义传感器接口和函数声明。它定义了类`MPU6050`,该类包含了初始化传感器、读取数据等方法。例如,`begin()`函数用于设置传感器的工作模式和I2C地址,`getAcceleration()`和`getGyroscope()`则分别用于获取加速度和角速度数据。 在Arduino项目中,首先需要包含`MPU6050.h`头文件,然后创建`MPU6050`对象,并调用`begin()`函数初始化传感器。之后,可以通过循环调用`getAcceleration()`和`getGyroscope()`来不断更新传感器读数。为了处理这些原始数据,通常还需要进行校准和滤波,以消除噪声和漂移。 I2C通信协议是MPU6050与Arduino交互的基础,它是一种低引脚数的串行通信协议,允许多个设备共享一对数据线。Arduino板上的Wire库提供了I2C通信的底层支持,使得用户无需深入了解通信细节,就能方便地与MPU6050交互。 MPU6050传感器的数据包括加速度(X、Y、Z轴)和角速度(同样为X、Y、Z轴)。加速度数据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静态位置和动态运动,而角速度数据则能反映物体转动的速度。结合这两个数据,可以进一步计算出物体的姿态(如角度和角速度变化)。 在嵌入式开发领域,特别是使用STM32微控制器时,也可以找到类似的库来驱动MPU6050。STM32通常具有更强大的处理能力和更多的GPIO口,可以实现更复杂的控制算法。然而,基本的传感器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原理与Arduino平台相似。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基本的传感器读取,还可能涉及到温度补偿、低功耗模式设置、DMP(数字运动处理器)功能的利用等高级特性。DMP可以帮助处理传感器数据,实现更高级的运动估计,减轻主控制器的计算负担。 MPU6050是一个强大的六轴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实时运动追踪的项目中。通过 Arduino 或 STM32 的库文件,开发者可以轻松地与传感器交互,获取并处理数据,实现各种创新应用。博客和其他开源资源是学习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资源,开发者可以获得关于MPU6050的详细信息和实践指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