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3学习 理论之选择器

本文深入解析了HTML属性选择器和结构伪类选择器的用法,包括`^=`, `$=`, `*=`, `:root`, `:nth-child`, `:nth-last-child`, `:nth-of-type`, `:last-child`, `:first-of-type`, `:only-child`, `:only-of-type`, `:empty`, `:enabled`, `:disabled`, `:checked`, `~`和`:target`等选择器的使用场景和案例。

属性选择器:

E[attr^="bar"] 选择匹配E的元素,并且该元素定义了attr属性,该属性值包含了前缀为"bar"的子字符串

E[attr$="bar"] 选择匹配E的元素,并且该元素定义了attr属性,该属性值包含了后缀为"bar"的子字符串

E[attr*="bar"] 选择匹配E的元素,并且该元素定义了attr属性,该属性值包含了"bar"的子字符串

结构伪类选择器:

E:root,选择匹配E所在文档的根元素,在(X)HTML问当中,根元素就是HTML元素

E:nth-child(n),选择所有在其父元素中的第n个位置的匹配E的子元素。n可以是数字、关键字(odd、even)、公式(2n、2n+1),索引起始值为1,例如:

    tr:nth-child(5)匹配表格里排第五行的tr元素;tr:nth-child(odd)匹配表格的奇数行。。。。。。

E:nth-last-child(n),选择所有在其父元素中的倒数第n个位置的匹配E的子元素。

E:nth-of-type(n),选择父元素中的第n个位置,且匹配E的子元素。所有匹配E的子元素被分离出来单独排序

E:nth-last-of-type(n),选择父元素中的倒数第n个位置,且匹配E的子元素。

E:last-child,选择匹配父元素中的最后一个位置,且匹配E的子元素。

E:first-of-type,选择父元素中的匹配E的第一个同类型的子元素。

E:last-of-type,选择父元素中的匹配E的最后一个同类型的子元素。

E:only-child,选择其父元素中只包含一个子元素,且该子元素匹配E。

E:only-of-type,选择其父元素只包含一个同类型的子元素,该子元素匹配E。注意和only-child的区别。

E:empty,选择匹配E的元素,且该元素不包含子节点。

UI元素伪类选择器:

E:enabled E:disabled E:checked 很容易理解,就不多说了。。

其他选择器:

E~F,通用兄弟元素选择器,选择匹配F的所有元素,且元素位于匹配E元素的后面。

E:not(s),否定伪类选择器类型,s是简单结构的选择器,不能使用复合选择器。。

E:target,目标伪类选择器,选择匹配E的所有元素,且匹配元素被相关URL指向。

大概就这么多了,可能不大全,还望多多指点。。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xiaobudiandian/archive/2011/12/17/2291427.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