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讨论私有云模式之前,必须坚守一个认知:企业级云计算平台的建设工作是IT技术的螺旋式上升的一个新阶段,不同于公共云基础设施的完全创新式建设,私有云平台更加应该被视为IT服务模式及生产方式的变革,而非基础架构的彻底抛弃与重建。
因此,我们在云计算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尊重IT项目的一般规律,严格遵循IT建设的基本工作方法:
1、高度重视系统性规划工作
云计算平台建设是一个系统级平台项目,向下涉及多种异构物理机及操作系统,向上关联多个应用业务软件系统,因此前期的建设规划工作非常重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们需要详细分析云计算平台的所有关联资源、需求人员、应用场景,务必形成科学的规划指导文档。
2、科学制定阶段性工作目标
云计算模式变革是IT服务能力的重要升级,这个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行为,而是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应用系统、剖析软硬件资源,熟悉用户体验之后的改善型工作,必须要分步骤、分阶段的有序推进这一工作。
3、积极应对普适性用户需求
用户体验是云计算模式变革成果的唯一评价标准,用户需求是支持这一变革的决定性因素,IT服务是无法采用闭门造车的方法进行升级的,我们必须在原型系统的基础之上,广泛听取用户反馈,才可以顺利开展云平台建设工作。
由于云计算平台涉及众多新技术的应用,并且目前在制造业领域难以获取成功的经验参考,因此IT建设者们需要注意避免踏入以下误区:
1、重建IT基础架构的冒险行为
云计算大潮袭来,夹杂着很多从IT基础架构(操作系统层级)彻底革新的技术思维,然而,这对于企业级计算平台是极其危险的。应用软件往往与IT基础架构是紧密联系的,企业根本无法承受“推倒重来”的疯狂冒险,基础架构必须保留。
2、盲目轻信新技术的冒进思维
由于企业需求存在严重差异性,企业级云计算平台没有完全一致的行业参考,我们在承认IT技术日新月异的同时,必须要慎重评估其效用性与适应性,盲目轻信的开始大规模建设行为也罔顾了云计算平台的伸缩性强的重要特征。云平台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小步快跑”的前进节奏,试验小平台、工作大平台同时运转、迭代更新,在保证核心应用的前提下,有序引进云计算相关技术。
3、远离应用软件需求部门的孤军位置
IT部门是云计算平台建设的主力,但是云计算平台的使用者涉及整个企业的许多部门。比如:设计部门是设计应用子平台的应用者,他们关心如何保留原来的个人电脑操作体验;实验部门是试验数据子平台的应用者,他们关心如何扩展试验关联单位的数据交互与平台共享;仿真部门是虚拟仿真子平台的应用者,他们关心如何获得更加高效的计算效率;而IT部门自身是云平台管理、监控功能的应用者,必然关注如何无缝整合原有的管理监控工具。所以,云计算平台建设是一种企业级行为,若出现某个部门孤军奋战的情况,其结果必然失败。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vancloud2011/50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