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分区和文件系统
有硬盘,在分区,在创建文件系统;硬盘要分区,优化I/O性能,提高修复速度,实现磁盘空间配额限制,采用不同文件系统等方便;分区是毛坯房的话,创建文件系统就是装修。文件系统目前主流ext4,xfs是centos7上新上的,像ext4,xfs都拥有日志功能。文件系统又分:网络文件系统,集群文件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
分区有MBR(经典一直在用),GPT(支持更大的硬盘分区)
MBR分区,3个主分区+1个扩展(无数个逻辑分区),mbr有512字节,446字节存放读取操作系统信息,64字节存放分区表,2字节代表分区结束
引用设备的方式:设备文件名 卷标 UUID Linux上的交换分区必须使用独立的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中块大小默认4096字节;如果有连续零碎的小文件,可指定不同的块大小,还有:1024,2048。例:mke2fs -b 2048 /dev/sda2
Centos7主分区ID都为83 扩展分区ID为5 交换分区ID为82
创建分区命令有:fdisk创建mbr分区,gdisk创建gpt分区,parted是管理分区更高级的命令,建议创建gpt分区使用
有时候硬盘分完区后,内存不一定实时同步,使用命令如lsblk查看时就会和fdisk -l不一致;这时候需要内核重新读取硬盘分区表,新增分区用partx -a device或fpartx -af device 一次不行多执行几遍命令,删除分区用partx -d device例:partx -d --nr 6-9 /dev/sda Centos5,7版本:partprobe命令就可。
分区工具:fdisk ,gfisk,一个对mbr分区,一个对gpt分区;parted对gpt分区比较好用,是实时生效,使用需谨慎!
fdisk命令 子命令:
p 分区列表
t 更改分区类型
n 创建新分区(primary partition主分区extended扩展分区)
d 删除分区
w 保存并退出
q 不保存并退出
gfisk /dev/sdb 与上述fdisk用法类似
parted命令 例:parted /dev/sdb mklabel(标签)gpt|msdos(gpt分区或mbr分区)分一个gpt或mbr分区
parted /dev/sdb print查看分区信息
parted /dev/sdb mkpart primary 1 200(默认M)分主分区
查看属于那个文件系统及UUID:blkid /dev/sda1 文件系统检测和修复:fsck
查前支持的文件系统:cat /proc/filesystems
创建文件系统:mkfs,例mkfs.ext3 /dev/sdb1 mke2fs -t命令也可 e2label /dev/sda2 MYDATA为修改卷标
tune2fs:查看或修改ext文件系统系列的某些属性 -j ext2>ext3 -L 卷标
创建swap设备:mkswap /dev/sda3 -L指明卷标 -f强制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dushaoxing/190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