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是刘备的义子,与孟达一起守上庸,在关羽被困麦城的时候,刘封没有出手相救。最后关羽死于东吴之手。刘封虽然没有直接害死关羽,但也是有责任的,虽然是刘备义子,但刘备还是把他当成了害死义弟的仇人,最后斩杀了刘封。一边是义弟,一边是义子,却出现这样的问题,刘备的用人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刘备号称以德治天下,刘关张是核心,刘备说过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不如兄弟重要,何况一个义子,这样义子与义弟之间的关系就产生了非常大的矛盾,这样矛盾的存在,刘备竟然没有察觉,圣明如孔明者,易未察觉,把刘封安排在上庸,这个离荆州最近的地方,而导致关羽与刘封的悲剧人生。这难道不是刘备、孔明的过错吗?
易中天教授说刘备就是一个企业主,刘备的用人对于我们企业来说也是有非常不错的借鉴意义。刘备之所以能起来,第一靠的是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的追随,这里有了一个打拼天下的基础,但是因为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太近,反而影响其他人才的引入,刘备手下战将关羽、张飞是结义兄弟,赵云近似兄弟,只马超、黄忠、魏延属于正常关系,马超不得已归顺刘备,黄忠也是没办法投降的,只魏延是真心实意来投,还被孔明看作有反骨,差点杀了。在人才方面刘备比不了孙权,更比不了曹操。刘备没有什么本事,文韬武略样样不行,有无根基。失败的教训远远超过了胜利的体验,那靠什么来吸引人才呢?我以为,一个是“德”,一个是“血缘”关系。所谓德就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做所谓正义的事情,但当要做的事情与正义不相一致事,靠德聚集的人才就不为所用了,这在刘备要跟东吴玩命的时候,诸葛亮等一帮人才都不跟着了,这也包括他视如兄弟的赵云。“德”很重要,但也有做不“德”的事事,就看出来这些人是奔你这个人来的,还是在追求一种道义。再看“血缘”,有“血缘”就会有亲疏,有亲疏,就很难把关系摆平。刘封与关羽的矛盾就是这种亲疏导致的。这种矛盾在关键的时候就产生了巨大的危害。
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有创业的梦想,人才是很关键的要素,如果引入人才、留住人才,是一个很大问题。一开始,我们靠亲情,靠友情,但时间长了,还是要能保证平衡,心理平衡,内部平衡、外部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麻烦也就不远了。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chenge/38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