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不劳而获”赚钱的方法或许真的有

本文回顾了一个早期P2P投资者的经历,从13年开始投资至今,通过不断尝试和学习,平均年收益率达到15%-30%。文中详细介绍了P2P投资的入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对比了传统理财方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4年的微商,不需要交押金,不需要囤货,每天转发一下朋友圈,有人买就卖,没人买拉到,这个时代算是一个“不劳而获”的时代,但收益的多少就要看各自的人品和信誉度了。
15年开始有微商城的存在,把商品信息分享到朋友圈,同样有人买就有提成,不买也没啥损失,这个时候赚钱会比之前多点,毕竟商品样式多了。
16年左右又诞生了一种分享朋友圈文章,根据阅读量发放奖金的存在形式,一直到现在也有,这种形式也能多少赚点。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无需投入就能获利的赚钱途径,虽然一本万利,但一个月也就几十块钱的收入,想想就寒掺。可怎么样才能多赚点,哪怕一个月一两千?其实这种赚钱的方式也早就存在,只是一直流转在一个圈子里,没有大量扩散出来。简单来说就是投资P2P,也就是传说中的投资理财,不过这种理财方式跟传统意义上的银行理财不一样,这种理财形式有投资15天的,也有投资1个月的,当然也有更长期的,收益肯定比银行高,一年如果运气好赚个30%不叫事,投资1万也就是3000元。
好多人觉得30%的收益少,那是因为你没有做过生意,开个小超市投入20万,一年也就赚个20%左右,大概4万;开个教育机构投入300万,一年流水700万,最后的收益也就25%,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30%的收益绝对不算低。
昨天下午跟一位长投资人在后台交流,他13年结识网贷,以5万本金开始。15年拿出全部50万积蓄×××。后来儿子结婚,积蓄大头帮儿子付了首付,现在还留10万左右在P2P里。
谈到收益,他很兴奋。是那种“不劳而获”赚到钱的窃喜感。
(哈哈,我开玩笑,投P2P还是要花很多时间学习,承受很大压力的。)
13年单位同事让他知道了网贷,收益动辄30%以上的理财产品让他十分恐慌。但看同事赚了钱,自己也尝试买了一点。后来他断断续续投了几家平台,收益低的15%,高的有35%。
14、15年P2P突然火了,他胆子也大起来。他说自己当时就是看看平台介绍,感觉不错就敢往里投钱。当时还不明白什么叫薅羊毛,就是每家平台15天标都体验一遍,一年下来收益也不少。
(大家不要意外,14、15年投P2P确实很好赚钱。国家扶持,资本抢着往里投钱。这个阶段很多人看风投选平台,收益很丰厚。哎,时光一去不复返喽~)
就收益来看,他并不算突出,但他能从风口获利,却很值得大家学习。
我们取他5年间的平均收益为标准:
15%、20%、30%、12%、12%
13年5万元投进来,不考虑中途加仓,5年在复利的作用下,本息总和是:
112519.68 元
相当于本息已经翻倍了,复利的力量就是这么的可怕。
有三方媒体做过统计,P2P投资人有1000万左右,以人数计算,超过85%的人没有过本金损失。以资金计算,上千亿涌入,跑路平台产生的资金损失占比不到5%。所以这位投资人算不上特例,可以代表大众的普遍情况。
即便你是最最保守的投资人,从一开始就选择行业龙头,连投5年,也能做到每年平均10%的回报,那5年下来也能赚80%多。
要知道2300多支公募基金中,从13年到今天能每年做到收益正向的基金只有14支,占比不到0.6%。而操盘这些基金的都是年薪少则百万、多则千万上亿的精英。
P2P算是一种普通人能够搭上的一辆不落后于时代的列车。靠他发财不现实,但超过社会大众理财平均水平还是一点问题没有的,如果没有本金,有一种东西叫信用卡,不放试试,更何况还有我这种小司机开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看看最新活动吧,或许你会感兴趣哟!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13794808/212550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