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页的基本逻辑梳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2019年独角兽企业在招聘Python工程师时的具体需求,包括需求整理、计划编辑与删除等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思路。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关键技术点如promise的使用、二次确认弹窗设计等。

需求整理:

  1. 点击月试图的计划标题,打开计划详情
  2. 在计划详情的右上角有编辑,按钮,点击编辑按钮,打开编辑页,并把详情页的数据带到编辑页作为默认值显示
  3. 计划详情页右上角,有删除按钮,点击删除后,二次弹窗提醒,确定后删除此条计划,关闭详情页,刷新月视图
  4. 编辑页修改数据后,如果点击了提交数据,数据提交完成后,关闭编辑页,返回详情页,详情页的数据更新为刚才在编辑页的修改结果,若未点击提交,则详情页数据不变
  5. 可以直接在月试图新建计划,新建计划完成后,点击提交,提交成功后,关闭计划新建页面,刷新月视图

设计知识点(按照优先级)

  1. promise,二次确认弹窗, 计划修改完成,详情页关闭的回调
  2. 一个日历的写法
  3. 一个modal的个人实现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boogoogle/blog/837857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我想了解brpc的主要流程 请问brpc 框架主要流程梳理”。用户要求梳理brpc框架的主要流程。 根据系统级指令: - 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必须使用$...$格式。 - 独立公式必须使用$$...$$格式并单独成段。 - 使用中文回答。 - 生成相关问题。 - 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例如[^1]。 - 回答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保证回答真实可靠。 参考提供的引用: - 引用[1]:描述了brpc框架的特点,如高性能、异步支持、跨平台、高可用和负载均衡等。 - 引用[2]:提到brpc访问MySQL,以及brpc的协议无关性。 - 引用[3]和[4]:讨论分布式事务,但似乎与brpc的直接流程无关。 - 引用[5]:关于部署架构,可能涉及brpc的部署。 用户的问题是关于brpc框架的主要流程,所以我需要专注于brpc的核心工作流程。brpc是一个高性能的RPC框架,主要用于服务间通信。 关键点: - brpc的主要流程包括客户端发起请求、服务端处理请求和响应返回。 - 流程涉及网络通信、序列化、反序列化、负载均衡等。 - 基于引用[1],brpc支持异步调用、高效序列化等。 梳理主要流程: 1. **客户端发起请求**: - 客户端调用一个服务方法,通过brpc的API。 - brpc处理序列化(使用Protobuf)、网络通信。 - 支持异步调用,允许客户端不阻塞。 2. **网络传输**: - brpc使用高效的网络库,支持多种协议(如HTTP、自定义协议)。 - 引用[2]提到brpc协议无关性,客户端可以发送请求到任何支持相同协议的服务器。 3. **服务端处理**: - 服务端接收请求,反序列化数据。 - 调用相应的服务方法处理业务逻辑。 - 处理完成后,序列化响应并返回。 4. **负载均衡和高可用**: - brpc提供负载均衡机制(如轮询、随机、一致性哈希)。 - 支持服务发现(如ZooKeeper、Consul),自动注册和发现服务。 - 高可用特性:连接池、自动重试、超时控制。 5. **响应返回**: - 服务端发送响应回客户端。 - 客户端接收响应,反序列化数据,处理结果。 整个流程是异步的,支持高并发。 回答结构: - 逐步解释流程,保持清晰。 - 使用中文。 - 在相关部分添加引用标识,如[^1]。 生成相关问题: - 在回答末尾,生成3-5个相关问题,基于用户的问题。 最终回答框架: 1. 介绍brpc框架的主要流程。 2. 分步描述:客户端、网络、服务端、负载均衡等。 3. 添加引用。 4. 生成相关问题。</think>### brpc框架主要流程梳理 brpc(百度远程过程调用)是一个高性能、跨平台的RPC框架,广泛应用于分布式系统中。其主要流程基于客户端-服务端模型,支持异步调用、高效序列化和负载均衡。以下我将逐步梳理核心流程,确保结构清晰。流程基于brpc的核心设计,包括请求发起、网络传输、服务处理、响应返回等环节,并结合其特性如异步支持和高可用性[^1]。 #### 1. **客户端发起请求** - **流程描述**: - 客户端应用通过brpc的API(如`brpc::Channel`)调用远程服务方法。 - 请求数据(如方法参数)使用Protobuf进行序列化,生成二进制格式的请求包。 - brpc支持同步和异步调用:异步模式下,客户端发起请求后立即返回,不阻塞线程,后续通过回调函数处理响应[^1]。 - 客户端自动选择目标服务器(通过负载均衡机制),并管理连接池以减少网络开销。 - **关键点**: - 序列化使用Protobuf,确保高效和跨语言兼容。 - 异步调用提升并发性能,适合高吞吐场景。 #### 2. **网络传输与协议处理** - **流程描述**: - 序列化后的请求通过网络层发送。brpc支持多种协议(如HTTP、自定义RPC协议),并实现零拷贝(zero-copy)技术,避免数据复制开销。 - 协议无关性:客户端可向任何支持相同协议的服务器发送请求,无需服务端部署特定框架(如引用[2]所述,可直接访问MySQL等服务)。 - 网络层处理超时和重试:若请求超时或失败,自动重试(基于配置策略),确保可靠性[^1]。 - **关键点**: - 高效传输:零拷贝和事件驱动模型(如epoll)减少CPU占用。 - 协议灵活性:支持与第三方系统(如数据库)集成。 #### 3. **服务端接收与处理** - **流程描述**: - 服务端(通过`brpc::Server`类)监听指定端口,接收请求。 - 请求被反序列化为结构化数据,并分发到对应的服务方法(基于Protobuf定义的接口)。 - 服务端执行业务逻辑(如计算、数据库操作),期间brpc管理线程池,并行处理多个请求。 - 处理完成后,响应数据被序列化,并通过网络返回客户端[^1]。 - **关键点**: - 高并发支持:多线程和线程池机制优化资源利用。 - 服务发现:集成ZooKeeper或Consul,自动注册服务并更新节点状态。 #### 4. **负载均衡与高可用** - **流程描述**: - 在客户端侧,brpc内置负载均衡器(如轮询、随机或一致性哈希),动态选择可用服务器。 - 服务管理:通过健康检查和心跳机制,自动剔除故障节点,确保服务高可用。 - 响应返回客户端后,异步回调处理结果(如更新UI或触发后续操作)[^1][^5]。 - **关键点**: - 负载均衡策略可配置,适应不同场景(如低延迟或高容错)。 - 高可用特性:连接池、自动重试和超时控制,减少服务中断风险。 #### 5. **整体流程总结** - **流程图示意**: ``` 客户端发起请求 → 序列化 & 负载均衡 → 网络传输 → 服务端接收 → 反序列化 & 处理 → 序列化响应 → 网络返回 → 客户端处理响应 ``` - **核心优势**: - **高性能**:通过零拷贝、异步IO和高效序列化,处理高并发请求(如10万+ QPS)。 - **可扩展性**:跨平台支持(Linux、Windows等),易于集成到分布式系统。 - **可靠性**:内置故障恢复机制,结合服务发现,适用于微服务架构[^1][^5]。 brpc的流程设计体现了其作为工业级RPC框架的成熟度,尤其在处理大规模分布式请求时表现出色。更多细节可参考官方文档或开源实现[^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