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个页面,由于没有梳理逻辑,先编写了内容部分,而后布局背景和页面时发现完全无法入手,只能重新编写,所以认识到页面逻辑梳理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有逻辑?
就好像写字一样。
- 从左往右
- 从上到下
- 先横后竖
- 先撇后捺
- 由里到外
能够帮助我们把一个复杂的字写好,能够帮助我们记住这个字。当然,一些大神已经返璞归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所以,为了更好的编写页面,完成页面,提升页面的重构性和可修改性,易读性,更好的改善布局和提升代码质量,页面实现逻辑就显得尤为重要,拒绝杂乱无章的代码。
我总结的页面逻辑(适用自己):
拿到一个设计稿,首先观察设计稿,把设计稿分为两大部分:大背景(最基本的父系、参照物)、内容模块(逐一细分)
大背景:一张渐变的图片,沾满整个屏幕;或者一个BOX
内容模块:顶部导航(header)、banner、内容区、底部导航等
分块实现各部分功能,一个大的DIV包住各个模块,逐一细分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