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一、背景
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库中每一个数据项作为单个图元元素表示,大量的数据集构成数据图像,同时将数据的各个属性值以多维数据的形式表示,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观察数据,从而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分析。
本次调研对标一下三种数据可视化前端框架
百度的Echarts(底层依赖轻量级的矢量图形库 ZRender,提供直观,交互丰富,可高度个性化定制的数据可视化图表)。
D3.js(JavaScript 的函数库,允许您将任意数据绑定到文档对象模型(DOM),然后将数据驱动的转换应用到文档)。
蚂蚁金服AntV(数据可视化解决方案,并提供一套不同场景、平台、方向框架方便自由选择)。
1、G2 是一套基于可视化编码的图形语法,以数据驱动,实现可交互的统计图表。
2、G6 是关系数据可视化引擎,开发者可以基于 G6 拓展出属于自己的图分析应用或者图编辑器应用。
3、F2 是专为移动端定制的可视化解决方案。适用于对性能、大小、扩展性要求严苛的场景。
二、方向
数据空间:是由n维属性和m个元素组成的数据集所构成的多维信息空间;
数据开发:是指利用一定的算法和工具对数据进行定量的推演和计算;
数据分析:指对多维数据进行切片、块、旋转等动作剖析数据,从而能多角度多侧面观察数据;
数据可视化:是指将大型数据集中的数据以图形图像形式表示,并利用数据分析和开发工具发现其中未知信息的处理过程。
数据可视化已经提出了许多方法,这些方法根据其可视化的原理不同可以划分为基于几何的技术、面向像素技术、基于图标的技术、基于层次的技术、基于图像的技术和分布式技术等等。
三、对比
名称 | 入门难易度 | 自定义扩展 | 跨平台、性能 | API复杂度 | 社区成熟度 | 使用场景 |
---|---|---|---|---|---|---|
名称 | 入门难易度 | 自定义扩展 | 跨平台、性能 | API复杂度 | 社区成熟度 | 使用场景 |
Echarts | 低配置模式生成图表 | 低 | 高 | 低 | 高 | 1、使用配置使用PC、移动端 2、PC、移动端统一开发 |
D3.js | 高数据驱动编码生成图表 | 高 | 低 | 高 | 中 | 1、无法夸平台概念(只提供渲染数据需要自己书写视图) 2、特殊定制图表开发 |
AntV | 中图形语法生成图表 | 中 | 中 | 中 | 低 | 1、G2面向PC端 2、F2面向移动端 |
四、结论
在项目选择上面,首先需要确定是
1、是否有夸平台需求,平台之间是否统一。(Echarts>AntV>D3.js)
2、团队技术储备程度(Echarts>AntV>D3.js)
3、是否存在特殊定制场景(D3.js>Echarts>AntV)
4、对性能、体积是否有要求(AntV>Echarts>D3.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