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have a good iead. ” -- dogstar
1、前言
Hi各位,我有一个好主意,怀着激动的心情,特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活动,也是一个行之有效、值得尝试的活动。下面我们将快速简明地对此沙龙活动进行说明,希望大家能一起参与进来。
2、5±2技术沙龙
2-1、初步简单的定义
5±2技术沙龙是一个由3-7个人自发组织的民间技术沙龙活动,针对某个特定的领域,进行面对面的分享与问题探讨。
2-2、活动形式
这不同的于官方的活动,而是民间的,自发式的活动,且人数规模建议在3-7个人。主要由一个事先约定的领域主题的发起者进行组织,邀请对此领域主题感兴趣且在同一个区域的同学,进行面对面心得分享和问题讨论。
这里应该注意到这几个关注点:
自发式的:任何个人都可以发起一个沙龙活动
3-7个人:人数不宜过多,最好在围在一起坐下来
领域主题:事先约定好某个领域主题,并包含心得与问题两大部分
面对面:真实、直接、有效的沟通
2-3、活动主流程
1、在10分钟内完成自我介绍(如我是谁,来自哪个公司,今天是怎么过来的。)
2、每个人轮流分享TA对这个领域主题的收获或成就,最后简单说明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每个5-10分钟为宜(可能也是今天来这里的主要原因)
3、按先易后难的顺序依次进行问题解答和讨论,若时间充足可再将分享部分推向极致(也就是说大家一起先解决问题,再进行更多的分享)
2-4、时间和地点
建议时间选择在周末下午的15:00至18:00之间,以便大家聚在一起,也方便各自的来回。总时间应控制在2-3个小时内,以免大家过于劳累。
我们希望你是在认真考虑后,再决定是否来参加的。如果报了名却最终没来的话,我们会很难接受,也不能理解。如果决定要来,请准时。
地点则建设选取方便进行交谈而又不会影响周围的公共场所,如学校草坪、咖啡厅,且应优先选取某位同学熟悉的地方为宜,以便会合和引导。
2-5、关于经费
由于是民间自发式的活动,所以经费应该是“自费+AA制”。
如坐公交或者地铁过来,自已出钱;一起吃饭则大家一起给钱。
2-6、约定
我们建议:
我们都是坦诚的,包括名字、身份、背景(除非你是正在被通缉的国际黑客,^_^)
我们都是准时的,毕竟浪费别人的时间,是很不好的行为
我们都是积极的,也就是每个人都认真地参与进来交流和讨论
3、为什么发起这个活动?
我也是一名程序员,我也喜欢和别人分享,或者也有各样的技术问题。但我发现,像QCon这类大型的交流会我很难有机会,像网络上的问答又难免过于空泛。为 此,我今天在旅游回来的路上想出一个好的活动,能介于这两个鸿沟之间并为我们带来一种积极、充满活力的沟通方式,我比较愿意将它称为:5±2技术沙龙。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主要可以达到两个目的:心得分享和问题探讨。
正如《永恒建筑之道》所说的,好的模式和语言,首先要能够进行广泛的共享和传播,以便存在我们每人个的心中。当我们拥有了共同的认知后,这些模式和语言才会充满活力,因为只有在我们掌握并使用后,更愿意将之进行分享和传承。如此循环,可至永恒。
问题探讨,也许更为来得真实。
像我去买衣服,往往都是很有目的性的。同样,作为一名程序页,我去做一件事情时,也是很有目的性的。和很多人一样,难免的是,在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我们耗费了很多的时间都不知如何解决。
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受限于我们个人的认知和经验,以及公司内部其他同事的做法和指导,或官方的手册和说明。为此,如果我们知道与我们身边有相同背景的人对于相同问题已有比较好的处理方式时,我们肯定会更愿意接受和采纳。
打个比方,即使某个网站说基金天天可以赚多少钱,你可能无动于衷;但如果你身边的朋友跟你说,买个基金吧,我买了2K到现在3个月就赚了888。你说,你会不会也去尝试一下?
3-1、看似个人问题,实际情境问题
最近看到一本书,书中有个观点令我颇为深刻,也深有感触。
我们程序员,大部分都是比较低调、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更不善于做一些公开的演讲。但实际上,我们内心也希望能更多的人进行更多的交流。
尤其对于我来说,我很想和更多的人进行分享,但如果让我准备一份正式的PPT,并在一个正式的会议室,最后需要进行正式的演讲时,我会特别紧张而最后有所失准。也许听讲的同学觉得我的水平很低下,或以为我没有事先做好准备,其实我是害怕会不会浪费了台下那么多的人的宝贵时间 ,担心会不会讲错或遗漏。
又如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听完一次分享,他们也会有一些问题或困惑,但很少会提出来。即使提了出来,也可能会因为不习惯而表达得不够明确。也许我们会觉得他们提了一个很愚蠢的问题,或觉得他们不懂表达,事实上那时的他们(特别去到一个没去过的场地时),更多的是内心的紧张和拘束。
以上这些,终于在我最近看到的这本书找到了答案:看似个人问题,实际情境问题。
想象一下,如果我是和我熟悉的同学进行分流,你提问的是你认识的人,你还会觉得害怕或者紧张吗?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交流和沟通更为高效深刻?
5±2技术沙龙的主旨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这是一种自然的沟通方式,就好像我们深夜和宿舍的死党攀谈一样。起码,我们任何一个,面对这么几个人,说话和表达还是没问题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进行实时有效的反馈。当别人聊到他的问题时,我们也可以稍微表达一下,如“恩,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以表示对说话人的肯定。
这样以后,我们内敛的程序员也就不再用过多地关注所谓的“害怕”和“紧张”了,而是自然而然的交流。
3-2、5±2现象
首先,这是一个真实的活动,并且可以保证每个参与的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融入其中。
因为根据5±2现象(如我们每个人短时间内只能记住3-7个随机数字),如果我们把人数控制在3-7个人之内的话,我们可以轻松记得每个人的名字,以及他们各自的分享和问题,这不仅仅能避免我们记忆的”缺陷“,还可以保证我们每个人都能参与发言、讨论和交流。
3-3、安全距离与KIT
5±2技术沙龙,其实有点像平时周末的老友聚会一样,只不过作为未来的老友,我们进行了第一次聚会。这也相当于我们在非正式的场合交换了名片一样,如果可能,我们也可以成为朋友,或者认识更多实在的人脉和资源。
因为作为技术开发的我们,不会像那么多虚假,我们有的是对技术的热爱的追求,仅此而已。
一旦我们坐下来,慢慢聊了起来,我们会发现我们会越聊越投入。
如果说周末的朋友或同学聚会是娱乐性的,那么我们更愿意将此活动称为学习性的。我们程序员也有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事后,我们也可以对感兴趣或认可的同学作主动的搭讪(肯定会比搭讪妹子来得更轻松和容易,哈哈),然后作进一步的后期交流。如果有机会,我们还可以在一起合作,也比临时找个不认识的人好吧。这样以后,我们就能在交流结束后也保持很强的联系。正如最近一位网友跟我说的KIT,他当时怕我不理解,还待定补充了一句:keep in touch.
4、首次发起
活动主题
后台接口开发的成就与困惑
时间和地点
时间待定,地点在广州
更多待补充
(PS: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我也会回答你们的问题,如为何创建PhalApi,来自哪个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