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CCNA路由和交换(200-120)学习指南》一书中的第2章,第2.6节自测题,作者【美】Richard Deal,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2.6 自测题
CCNA路由和交换(200-120)学习指南
下面的自测题可帮助您衡量自己对本章内容的理解程度。请仔细阅读每个选项,因为正确的答案可能不止一个。对于每个自测题,都请选择所有的正确答案。
OSI参考模型简介
1.OSI参考模型没有提供下面哪一项功能?
A.定义了将两层连接起来的过程,改善了厂商间互操作性
B.让厂商能够采用模块化设计,简化了实现和故障排除工作
C.将复杂的功能分解成更简单的组成部分
D.定义了适用于所有网络协议的8层
E.提供了一个教学工具,可帮助网络管理员理解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
OSI参考模型的各层
2.请将下述OSI参考模型的各层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a)会话层、(b)表示层、(c)物理层、(d)数据链路层、(e)网络层、(f)应用层、(g)传输层。
A.c、d、e、g、a、b、f
B.f、a、b、g、d、e、c
C.f、b、g、a、e、d、c
D.f、b、a、g、e、d、c
3. 层提供硬件地址。
A.传输层
B.网络层
C.数据链路层
D.物理层
4.MAC地址长 位,用 进制表示。
5.网络层不处理下面哪种问题?
A.广播问题
B.不同介质类型之间的转换
C.使用物理地址实现了层次结构
D.分割冲突域
6. 用于提供可靠的连接。
A.就绪/未就绪信号
B.序列号和确认
C.窗口技术
D.就绪/未就绪信号和窗口技术
7.连接的多路复用是使用 号实现的。
A.套接字
B.硬件
C.网络
D.会话
8.下述各种设备主要运行在OSI参考模型的哪层?
设备:(1)转发器、(2)路由器、(3)NIC和(4)交换机。
层:(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和(d)传输层。
注意,并非每一层都有对应的设备,同时同一层可能对应于多种设备。
封装和拆封
9.请指出下面各个PDU名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
PDU名:(1)数据、(2)帧、(3)数据包、(4)位和(5)数据段。
层:(a)应用层、(b)表示层、(c)会话层、(d)传输层、(e)网络层、(f)数据链路层和(g)物理层。
10.在如图2.6所示的网络中,假设第2层介质为以太网,而第3层使用的是TCP/IP,则PC-A想向PC-B发送数据时,下面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PC-A生成帧时,将其MAC地址加入源地址字段,并将交换机A的MAC地址加入目标地址字段
B.PC-A生成帧时,将其MAC地址加入源地址字段,并将PC-B的MAC地址加入目标地址字段
C.PC-A生成帧时,将其IP地址加入源地址字段,并将路由器A的IP地址加入目标地址字段
D.PC-A生成帧时,将其路由器A的IP地址加入源地址字段,并将PC-B的IP地址加入目标地址字段
E.路由器A生成帧时,将其MAC地址加入源地址字段,并将PC-B的MAC地址加入目标地址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