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计算之后是……雾计算

云计算之后的技术是什么?思科的答案是雾计算

云计算之后的技术是什么?如果你问思科,它给出的答案将会是雾计算。

2015 年 11 月, ARM 、思科、戴尔、英特尔、微软等几大科技公司联合普林斯顿大学成立了非盈利性组织 OpenFog Consortium (开放雾联盟),旨在推广和加快开放雾计算的推广和普及。 2016 年 5 月 17、18 日,该组织将在普林斯顿大学召开联盟会议。

对于思科、ARM 等这类的老牌科技企业来说,雾计算的推广和普及意味着更多的服务器等设备方面的需求,这可以提高他们在计算机服务器、操作系统和芯片方面的销量。

而与云计算所采用的集中式计算方式不同的是,雾计算采用分布式的计算方式,将计算、通信、控制和存储资源与服务分布给用户或靠近用户的设备与系统。

虽然看起来“雾”是一个新名词,但是它所代表的分布式计算的观念早就被提出来了。尽管集中式的云计算允许人们高效、廉价的分享昂贵服务器资源,减轻企业用户的负担。

但是同时这也意味着它需要建设超大型数据中心,而这就要求购买造价高昂的服务器。这给服务提供商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即使是像 Facebook 、微软这样的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大公司也已经开始投资新的造价更低廉的网络服务设备了。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依赖云计算的智能设备的出现,从云端到移动设备的数据传输变得越来越拥挤,它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

而分布式计算恰好弥补了集中式计算在这方面问题的不足。雾计算通过一些运算能力更弱,分布更分散的计算机,来处理家电、汽车等一些物联网设备的数据。

它在地理上分布更为广泛,而且具有更大范围的移动性,这让它适应如今越来越多不需要进行大量运算的智能设备。对一些对时间延迟敏感的应用如实时和流媒体应用中,雾计算也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较于“云端”是由服务器集群组成,“雾端”由我们身边的设备组成,我们通过让一个设备向另一个设备发送升级数据包,而不需要联网。

当然,雾计算并不是跟云计算产生竞争关系,而是让更多种类的应用加入到网络计算中,尤其是涉及数据管理和分析的。两者基于同一网络平台的不同计算模式,相互配合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数据服务。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