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数字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推动着图书馆的进步,各种新型的应用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为图书馆的数字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可以仅仅从数字化图书馆的核心-视听阅览室的发展了概览图书馆数字化的进程。
数字化图书馆的三个阶段
一般来说,阅览室的发展经过了上述三个阶段,也是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上面的过程中,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的深入,数字化的信息量将会与日俱增,这为我们安全、可靠、高效、方便地存储这些数字化的图书信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这些年存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基于光纤协议的SAN存储已经成为各个图书馆数字化的重要基础。而随着图书信息的爆炸增长和不断拓展的图书馆新应用,如何优化和完善SAN网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这也是本文的讨论要点。
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她对SAN存储网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目前比较迫切的需求集中在三个方面,我们下面分别予以探讨。
灵活的扩展能力
由于信息的急剧膨胀和新的多媒体应用的不断深入,数字化图书馆的容量需求激增,因此,数字化图书馆的SAN存储网络设计的首要考虑就是扩展能力。扩展能力设计的缺陷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将是致命打击,因此,我们建议图书馆采用目前大家广泛认可的核心-边缘的SAN网络架构。下面是典型的核心-边缘的SAN网络架构图。
核心-边缘的SAN结构包含三个层次:核心层、主机连接层、存储连接层(磁盘/磁带连接层),这是典型核心-边缘SAN结构的主要组成。一般来说,核心交换机都采用高端口容量、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导向器级产品来支撑,如:Brocade SilkWorm 48000就是目前业界第一款4Gbps的导向器产品,独领导向器产品的风骚,是数字化图书馆核心交换层的首选产品。
将SAN交换网络进行分层,极大地方便了SAN网络的扩展,可以满足从小型SAN起步,从而最终扩展到成千上万个设备的轻松互连,该结构在扩展的时候,不需要更改整个网络的配置,只要根据实际需要扩展主机层或存储层的交换机就可以轻松实现。另外,上述的结构采用了双核心的结构,确保了整个网络在扩展时仍然安全和可靠。
卓越的性能
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蓬勃发展,性能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考察项目。没有高性能的网络支持,多媒体应用的扩展性就会受到极大地制约,用户的便利性就会流失。而存储网络是整个数字化图书馆的心脏部分,保证心脏部分的畅通是整个数字化图书馆性能的重要保证。因此,建议数字化图书馆在核心的后台从如下几个方便考虑系统的性能。
1)交换机性能
交换机本身的设计有很多考虑的因素,为了确保很好的性能,在大型的SAN交换机设计上都要评估其超载比。所谓超载比,就是每个交换机的对外部端口和对内端口的比值。当然,为了确保性能,最好是具有1:1的超载比,才能确保性能充分发挥。但是,某些产品设计时为了降低成本,往往采用2:1到4:1的超载比,从而在复杂的环境下造成不可预知的性能瓶径。Brocade的SilkWorm 48000、SilkWorm 4100、SilkWorm 200E等交换机都采用了1:1的超载比设计,没有任何的性能阻塞。同时这些交换机系列都是完全的4Gbps的性能,从而确保了系统的性能最优化。
2)SAN网络设计本地化考虑
为了最大限度的确保性能,在SAN网络设计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本地化设计。所谓本地化,就是主机要访问的存储和主机尽可能连接到同一个交换机上,从而实现本地交换机内部交换。在简单网络环境中,本地化设计比较容易实现;但随着网络复杂性的提升,本地化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在SAN网络设计中,一般遵循的原则是:尽可能确保主机到存储的访问路径具有一致的跳跃数。
下面是典型的100%的本地化设计,但在大型的SAN网络中基本上难以实现的。
3)ISL干线合并
对于大型的SAN网络设计来说,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对象。Brocade 2、4Gbps的交换机都提供基于Frame一级的ISL干线合并(Trunking),最大限度的发挥ISL的带宽,提高了效率的同时,又不对延迟造成任何影响,是理想的ISL连接方式。不过,要注意该功能需要购买相应的License,否则没法使用。下面的图示是ISL干线合并的具体实现方式。
良好的管理能力
对于数字化图书馆的SAN网络设计来说,管理能力也必须认真考虑。结合数字化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管理配置的方便性
Brocade SilkWorm系列交换机都具有十分方便的管理界面,包括Web的管理界面、命令行的管理界面和单独的管理软件(包括Fabric Manager)来进行管理。配置十分方便、灵活。下面是SilkWorm 24000一个管理界面。
2)健康监控和预警能力
对于大型的SAN网络来说,健康监控也是十分重要的,Brocade在SilkWorm系列交换机上都提供Fabric Watch,来进行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控和预警配置,确保了系统的健康状况能够让管理员及时获得。Fabric Watch的监控界面如下所示。
3)性能监控能力
性能监控在大型企业级SAN网络中也相当重要,SilkWorm系列交换机都提供高级性能监控的能力,我们称之为Advanced Performance Monitor(需要独立购买License才能使用)。目前业界的交换机大都能进行性能监控,但基本都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监控,对我们分析应用的性能和主机的性能来说用处不大。为了准确表达性能,Brocade在系列交换机上都提供该高级性能监控模块,可以实现端到端的性能监控能力,从而为客户性能规划和监控进行很好的服务能力。下面是高级性能监控的图表。
面向数字化图书馆的SAN网络设计
结合图书馆数字化的实际要求,图书馆的SAN网络设计除了从性能、扩展性和管理性方面考虑外,也要不断拓展新的技术应用,来打造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图书馆。比如:当今被业界追捧的iSCSI技术也逐渐成熟,也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应用在数据化的图书馆SAN网络设计中,下面就是一个示例。该例子采用了Brocade公司的先进的iSCSI网关,可以方便的实现SAN和iSCSI的整合,降低了总体成本,提高了SAN存储的利用效率,方便了系统的实施。
通过iSCSI技术的引入,对于前台用于阅览的终端来说,可以更为方便的进入后台的存储领域,更为方便的调入需要的数据。同时,由于这些前台的服务器只需要安装iSCSI的驱动,不需要额外的更多硬件成本,成为低成本数字化图书馆的有益尝试。
总之,数字化图书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但是如何确保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将来的扩展,基于4Gbps的核心-边缘SAN设计,结合iSCSI网关配置,已经逐渐成为数字化图书馆后台SAN结构的理想选择。
本文可以从 [url]http://media.ccidnet.com/art/5441/20060711/616269_1.html[/url]下载。
数字化图书馆的三个阶段

一般来说,阅览室的发展经过了上述三个阶段,也是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上面的过程中,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的深入,数字化的信息量将会与日俱增,这为我们安全、可靠、高效、方便地存储这些数字化的图书信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这些年存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基于光纤协议的SAN存储已经成为各个图书馆数字化的重要基础。而随着图书信息的爆炸增长和不断拓展的图书馆新应用,如何优化和完善SAN网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这也是本文的讨论要点。
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她对SAN存储网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目前比较迫切的需求集中在三个方面,我们下面分别予以探讨。
灵活的扩展能力
由于信息的急剧膨胀和新的多媒体应用的不断深入,数字化图书馆的容量需求激增,因此,数字化图书馆的SAN存储网络设计的首要考虑就是扩展能力。扩展能力设计的缺陷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将是致命打击,因此,我们建议图书馆采用目前大家广泛认可的核心-边缘的SAN网络架构。下面是典型的核心-边缘的SAN网络架构图。

核心-边缘的SAN结构包含三个层次:核心层、主机连接层、存储连接层(磁盘/磁带连接层),这是典型核心-边缘SAN结构的主要组成。一般来说,核心交换机都采用高端口容量、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导向器级产品来支撑,如:Brocade SilkWorm 48000就是目前业界第一款4Gbps的导向器产品,独领导向器产品的风骚,是数字化图书馆核心交换层的首选产品。
将SAN交换网络进行分层,极大地方便了SAN网络的扩展,可以满足从小型SAN起步,从而最终扩展到成千上万个设备的轻松互连,该结构在扩展的时候,不需要更改整个网络的配置,只要根据实际需要扩展主机层或存储层的交换机就可以轻松实现。另外,上述的结构采用了双核心的结构,确保了整个网络在扩展时仍然安全和可靠。
卓越的性能
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蓬勃发展,性能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考察项目。没有高性能的网络支持,多媒体应用的扩展性就会受到极大地制约,用户的便利性就会流失。而存储网络是整个数字化图书馆的心脏部分,保证心脏部分的畅通是整个数字化图书馆性能的重要保证。因此,建议数字化图书馆在核心的后台从如下几个方便考虑系统的性能。
1)交换机性能
交换机本身的设计有很多考虑的因素,为了确保很好的性能,在大型的SAN交换机设计上都要评估其超载比。所谓超载比,就是每个交换机的对外部端口和对内端口的比值。当然,为了确保性能,最好是具有1:1的超载比,才能确保性能充分发挥。但是,某些产品设计时为了降低成本,往往采用2:1到4:1的超载比,从而在复杂的环境下造成不可预知的性能瓶径。Brocade的SilkWorm 48000、SilkWorm 4100、SilkWorm 200E等交换机都采用了1:1的超载比设计,没有任何的性能阻塞。同时这些交换机系列都是完全的4Gbps的性能,从而确保了系统的性能最优化。
2)SAN网络设计本地化考虑
为了最大限度的确保性能,在SAN网络设计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本地化设计。所谓本地化,就是主机要访问的存储和主机尽可能连接到同一个交换机上,从而实现本地交换机内部交换。在简单网络环境中,本地化设计比较容易实现;但随着网络复杂性的提升,本地化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在SAN网络设计中,一般遵循的原则是:尽可能确保主机到存储的访问路径具有一致的跳跃数。
下面是典型的100%的本地化设计,但在大型的SAN网络中基本上难以实现的。

3)ISL干线合并
对于大型的SAN网络设计来说,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对象。Brocade 2、4Gbps的交换机都提供基于Frame一级的ISL干线合并(Trunking),最大限度的发挥ISL的带宽,提高了效率的同时,又不对延迟造成任何影响,是理想的ISL连接方式。不过,要注意该功能需要购买相应的License,否则没法使用。下面的图示是ISL干线合并的具体实现方式。

良好的管理能力
对于数字化图书馆的SAN网络设计来说,管理能力也必须认真考虑。结合数字化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管理配置的方便性
Brocade SilkWorm系列交换机都具有十分方便的管理界面,包括Web的管理界面、命令行的管理界面和单独的管理软件(包括Fabric Manager)来进行管理。配置十分方便、灵活。下面是SilkWorm 24000一个管理界面。

2)健康监控和预警能力
对于大型的SAN网络来说,健康监控也是十分重要的,Brocade在SilkWorm系列交换机上都提供Fabric Watch,来进行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控和预警配置,确保了系统的健康状况能够让管理员及时获得。Fabric Watch的监控界面如下所示。

3)性能监控能力
性能监控在大型企业级SAN网络中也相当重要,SilkWorm系列交换机都提供高级性能监控的能力,我们称之为Advanced Performance Monitor(需要独立购买License才能使用)。目前业界的交换机大都能进行性能监控,但基本都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监控,对我们分析应用的性能和主机的性能来说用处不大。为了准确表达性能,Brocade在系列交换机上都提供该高级性能监控模块,可以实现端到端的性能监控能力,从而为客户性能规划和监控进行很好的服务能力。下面是高级性能监控的图表。

面向数字化图书馆的SAN网络设计
结合图书馆数字化的实际要求,图书馆的SAN网络设计除了从性能、扩展性和管理性方面考虑外,也要不断拓展新的技术应用,来打造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图书馆。比如:当今被业界追捧的iSCSI技术也逐渐成熟,也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应用在数据化的图书馆SAN网络设计中,下面就是一个示例。该例子采用了Brocade公司的先进的iSCSI网关,可以方便的实现SAN和iSCSI的整合,降低了总体成本,提高了SAN存储的利用效率,方便了系统的实施。

通过iSCSI技术的引入,对于前台用于阅览的终端来说,可以更为方便的进入后台的存储领域,更为方便的调入需要的数据。同时,由于这些前台的服务器只需要安装iSCSI的驱动,不需要额外的更多硬件成本,成为低成本数字化图书馆的有益尝试。
总之,数字化图书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但是如何确保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将来的扩展,基于4Gbps的核心-边缘SAN设计,结合iSCSI网关配置,已经逐渐成为数字化图书馆后台SAN结构的理想选择。
本文可以从 [url]http://media.ccidnet.com/art/5441/20060711/616269_1.html[/url]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