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谷P3407 散步[分组]

本文介绍了一种模拟健谈国民散步过程中相遇并交谈的算法。通过将国民按行走方向分组,确定每组国民最终停留的位置,实现对特定国民在指定时间后的精确位置追踪。

题目描述

一条道路上,位置点用整数A表示。

当A=0时,有一个王宫。当A>0,就是离王宫的东边有A米,当A<0,就是离王宫的西边有A米。

道路上,有N个住宅从西向东用1-N来标号。每个住宅有一个人。住宅只会存在于偶数整数点。

该国国王认为,国民体质下降,必须要多运动,于是下命令所有人都必须出门散步。所有的国民,一秒钟可以走1米。每个国民各自向东或者向西走。这些方向你是知道的。命令发出后所有人同时离开家门开始散步。

然而该国的国民个都很健谈,如果在散步途中两个人相遇,就会停下来交谈。正在走路的人碰到已经停下来的人(重合)也会停下来交谈。一但停下来,就会聊到天昏地暗,忘记了散步。

现在命令已经发出了T秒,该国有Q个重要人物,国王希望能够把握他们的位置。你能帮他解答吗?

输入输出格式

输入格式:

 

第一行是3个整数,N,T,Q

接下来N行,每行两个整数Ai,Ri。Ai是家的坐标,如果Ri是1,那么会向东走,如果是2,向西。数据保证Ai是升序排序,而且不会有两个人初始位置重合。

接下来Q行,每行一个整数,表示国王关心的重要人物。

 

输出格式:

 

Q行,每行一个整数,表示这个人的坐标。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样例#1:
6 6 4
-10 1
-6 2
-4 1
2 1
6 2
18 2
2
3
4
6
输出样例#1:
-8
2
4
12

说明

20%数据 N<=100,T<=10000

另外20%数据 N<=5000

另外20%数据 从最西边数起连续的若干国民全部往东,剩下的全部往西

100%数据 Ai为偶数,|Ai|<=10^18,|T|<=10^18,1<=Q<=N<=100000.


 

只想到部分分

官方题解:

为什么数据范围这么奇怪?因为这个范围已经剧透了。

我们先考虑“从西边数连续的人全部往东,剩下的全部往西”这个。

我们会发现,他们最后都会集中在一个点上。哪个点?就是中间的那对面对面的中间点。我们只要判断时间内,人能不能走到这个点停下来。于是20分get。

100分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吧所有人分成若干组,然后每一组分别计算啊?

例如样例,我们将(认为往东,)往西。他们最终会停在|的地方。

  第一组                   第二组
(    |    )          (  (     |     )  )
-10  -8   -6         -4 2     4     6 18

于是我们就很清楚了。

那最左边的人向左,最右边的人向右怎么办呢?那就让他走呗,特判一下,反正永远也停不下来。

想到那20%了,原来扫描然后分组就可以了......................

//
//  main.cpp
//  luogu10r2.2
//
//  Created by Candy on 10/15/16.
//  Copyright © 2016 Candy. All rights reserved.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const int N=1e5+5;
inline ll read(){
    char c=getchar();ll x=0,f=1;
    while(c<'0'||c>'9'){if(c=='-')f=-1;c=getchar();}
    while(c>='0'&&c<='9'){x=x*10+c-'0';c=getchar();}
    return x*f;
}
ll n,t,Q,a[N],d[N],q[N],ans[N];
void cal(int l,int r){
    if(l==r) a[l]+=d[l]*t;
    else if(d[l]==-1||d[r]==1)
        for(int i=l;i<=r;i++) a[i]+=d[i]*t;
    else{
        int pos=l;
        while(d[pos+1]==1) pos++;
        ll mid=(a[pos]+a[pos+1])/2;
        for(int i=l;i<=r;i++){
            ll tmp=a[i]+t*d[i];
            if((a[i]<=mid&&tmp>=mid)||(a[i]>=mid&&tmp<=mid)) a[i]=mid;
            else a[i]=tmp;
        }
    }
}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n=read();t=read();Q=read();
    for(int i=1;i<=n;i++) {
        a[i]=read(),d[i]=read();
        if(d[i]==2) d[i]=-1;
    }
    for(int i=1;i<=Q;i++) q[i]=read();
    
    int l=1,dir=1;
    for(int i=1;i<=n;i++){
        if(d[i]==1&&dir==-1){
            cal(l,i-1);
            l=i;
            dir=1;
        }
        dir=d[i];
    }
    if(l<=n) cal(l,n);
    for(int i=1;i<=Q;i++) printf("%lld\n",a[q[i]]);
    return 0;
}

 

标题基于Python的自主学习系统后端设计与实现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自主学习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自主学习系统在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在自主学习系统后端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Python技术栈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与技术总结自主学习系统后端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2.1自主学习系统理论阐述自主学习系统的定义、特征和理论基础。2.2Python后端技术栈介绍DjangoFlask等Python后端框架及其适用场景。2.3数据库技术讨论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在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第3章系统设计与实现详细介绍自主学习系统后端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3.1系统架构设计提出基于微服务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案。3.2核心模块设计详细说明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进度跟踪等核心模块设计。3.3关键技术实现阐述个性化推荐算法、学习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实现。第4章系统测试与评估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4.1测试环境与方法介绍测试环境配置和采用的测试方法。4.2功能测试结果展示各功能模块的测试结果和问题修复情况。4.3性能评估分析分析系统在高并发等场景下的性能表现。第5章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改进方向。5.1研究结论概括系统设计的主要成果和技术创新。5.2未来展望指出系统局限性并提出后续优化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