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说#高考#吧,复读那年第一次月考我成绩特别好,好像635分,年级19,随后成绩一直下滑,到高考时549,班级四五十名,考上了这所大学。成绩出来后反倒非常看得开,没有对未来大学生活悲观。家里没人上过大学,在开学前自己打印了一些大学学长学姐的忠告来了解大学生活,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大一开始我时时激励自己:再牛×的学校也有垃圾学生,再垃圾的学校也有牛×学生。没想过做什么牛×学生,只是想以这种方式激励自己不让自己堕落。刚开学也经常跑去学校电子阅览室找一些马云、俞敏洪、史玉柱、牛根生等人的语录打印。大二时,被学弟邀请去做交流,我当时就认为无论如何,要让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信心,在我讲时,特别强调“再牛×的学校也有垃圾学生,再垃圾的学校也有牛×学生”这句话。很不幸,当时有一位辅导员和学院的一位领导在听,非常气愤,后来竟因此写了检讨。
至今,有的打印的文件已经丢弃了,但俞敏洪在同济大学的演讲——《度过有意义的生命》伴随了我四年,每次整理文件都不舍得扔掉。写到这里,随手又翻了出来,封面是维伯雅思2009年的宣传广告,订了五个订书订,里边第一篇是俞老师的演讲,第一句话:其实人活着就挺好,至于有没有意义另当别论,活着每天都会有太阳升起,每天都会看到太阳落下去,你就可以看到朝霞,看到晚霞,看到月亮升起和落下,看到满天的繁星,这就是活着的最美好的意义所在。接着是英语励志名人名言,虽然跟了我四年,却没怎么看过。第三篇是董思阳的《必须争分夺秒地去抢学问》,董思阳,是《21岁当总裁》一书的作者,书很励志。第四篇是清华校长送给毕业生的五段话,临近毕业,没想到还用得上,最后是史玉柱经典语录。还记得第一次班主任到我们宿舍,那时我问,老师,有没有好的励志演讲推荐?舍友笑我,哈哈,还看励志演讲啊。想起来真有意思。
写这些不是为了YY,我只是想用自己的经历来告诉将要高考的同学,无论高考成绩如何,都不要对未来悲观,大学主要靠自己,努力了、拼搏了,会有收获的。就算在再差的学校里,一样可以过得充实,过得精彩。当然,在同等条件下,更好的大学应该会对自己有更大的帮助。
最后用我在毕业生登记表中自我评价一栏写的《致我的大学》来结束这篇文章:
时光飞逝,转眼间,毕业的日子悄然临近,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滴,仿佛诉说着毕业季无尽的伤感。
回首大学时光,从四年前的茫然无知到今天的成熟稳重,更多的是欣慰,为自己大学四年持之以恒的努力而感到欣慰。即便常常有迷茫、困惑或者痛苦无助的感觉空袭而来,但从未放弃过的是努力,这是令人欣慰的地方。
成长是令人痛苦的,当随着阅历的增长将曾引以为豪的经历或者荣誉全盘否定时,这种痛苦更是难以名说。大学的最后一年,看的书多了,知道的事儿也多了,“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大学应该怎么过”这些曾经困惑我的问题渐渐有了答案,对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这一职业也有了更深的认识。Fuck!意识到这些,大学已经走到了尽头!随之而来的便是失望、遗憾和后悔。这,也许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都说,大学是勤奋者的天堂,懒惰者的温床。希望更多后来者将大学这片圣土当作点燃人生理想的人间天堂。
2013年5月20日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jianxingzhilu/1217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