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巅峰对决
2016年,代表现代人工智能新高度的“阿尔法狗”三次击败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后,掀起了人工智能的新一轮热潮。然而,人工智能发展热潮背后,也引发另一个讨论的更大热潮。它就是,人工智能具有如此高的智慧,有没有可能在某一天在与人类的竞争中全面取胜,甚至将人类接管?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机器人进行物品检测
人工智能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研讨会上提出的“用机器人模拟人的智能”,简单的说,就是让机器(一种电脑算法程序)模拟人的大脑发出各种指令,从而完成需要做的所有工作。
与人类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相比,人工智能发展主要经过下面几个阶段:(1)弱人工智能阶段,例如击败李世石的“阿尔法狗”,它只特别擅长某一方面的技能,干不了别的;实际上现在我们见到很多机器人都是处在这个阶段的,如扫地机器人、加工机器人等。(2)强人工智能阶段,具有相当多的人类大脑功能,如当前的无人驾驶汽车,具有了图像识别处理、语音识别处理等功能,也就是它具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3)超人工智能阶段,也就是超过人类智能的机器人,这也是很多科学家研究的远期目标。如果实现了,人类真的就有可能被取代了。
二、为什么人工智能发展,引发了人们可能被取代的担忧?

无人驾驶汽车
人工智能在许多领域的应用,让人们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带来的各种冲击,尤其是人工智能在制造业、无人驾驶、医药卫生等民生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
智能机器人可以替代人从事危险、枯燥的劳动,使人得到解放,确实是一件好事。但它同时带来了另一种担忧,原来这些劳动工人将何处何从,因为机器人的出现让他们失去了原有的工作。在社会财富按劳分配的体制下,这些人表现出“狼来了”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

智能化办公
机器人介入的智能化办公系统,更引发各行各业的担忧。2014年,美国的机器人记者根据素材,在3秒内就写出了人们需要的稿子;2017年,中国地震台网机器人在25秒内就根据监测数据自动写出540字并还配有图片的九寨沟县地震稿件。这说明了机器人具有思考的能力,这让靠智力吃饭的人也会担心自己的未来。
现在出现的人工智能教育还可以根据不同孩子的学习能力水平,自动匹配不同的教育方式。种种应用都已表明,人工智能将在各行各业给人的生活带来巨大冲击。当然,最令人担心的是,如果某些不怀好意的人,操控机器人发动对社会攻击,我们如何面对?
三、机器人真的能全面取代人类吗?
对于这一个问题,实际上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技术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生活更加美好,虽然其中也存在获取利益的因素,但它想要得到社会认可,前提条件还是要满足社会需要的。何况在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新不是让人类倒退了,而是人类生活更美好了。

具有大脑的机器人
其次,我们所说的超人工智能是否能实现还是一个未知数呢?毕竟机器人只是由一系列模拟人脑功能的电脑芯片控制的,而要模拟人脑就需要对人脑的智能模式进行解析。要对由几百亿个脑细胞组成的大脑,完全模拟出它的感觉、知觉和思考的过程,并进行整合,这可能还需要不少时日。
再者,机器人可以在运算速度、信息处理能力、准确性、耐受能力等方面大大超过人的大脑,但它绝对不会去主动的想象和创造,去发现和寻找规律。因为真正的创造来源于对事物的直觉和灵感,甚至我们常说的不按常理的思维,这是人工智能永远不会具备的。
通过上述分析,你还会担心人类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四、既然人工智能发展的潮流不阻挡,做好自己最重要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的发展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将会使人类发展再一次实现大跨越。既然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那我们就实现自我转型,适应这样的历史潮流才是最终的出路。

机器生产线
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它的最终目的都是减轻或者取代人类劳动。既然人工智能让你从劳动舒服中解放出来了,你可以考虑做一做过去想做而没有机会去做的事情了,比如休闲、旅游、娱乐、阅读、政治、宗教、科学探索、艺术活动、人文关怀等,在这些新的领域中你一定能重新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同时,任何的机器还只是人类使用的工具而已,我们何不将这些工具为自己所用,从事更加智慧的工作(如教师、医生、律师、导演、设计师、心理学家、大法官、科学家等)呢?
面对汹涌的人工智能时代,人依然有人的用处,发挥人自身的智慧优势,必将更加凸显出人类从未有过的自身价值。当然,制定必要的人工智能运用规则也是人们应该提前考虑的。
欢迎关注@探秘生物,参与人工智能话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