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这图片才3k,加载时间就要1.77s,还是CDN加速后的。
对比其他图片是用Cache-Control:no-cache;MDN上面解释是
no-cache在发布缓存副本之前,强制要求缓存把请求提交给原始服务器进行验证(协商缓存验证)
字意是不缓存的意思,很容易迷惑人,但是本质的函意,意味着每次发送请求静态资源时都需要向服务端进行一次过期认证,通常情况下,过期认真证需要配合(etag和Last-Modified)进行一个比较,这个话题后继再展开讨论,如果验证并没有过期,则会发送304的状态码,通知浏览进复用浏览器的缓存
然后发现
让运维主管加了缓存
狗血他居然是一个图一个图改的
然后我告诉他可以在nginx加缓存
结果,请求等待的时间短了好多
再次请求时候,本地客户端磁盘缓存了
小结:
图片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缓存了,所以首次请求的时候等待时间变短了,再次请求的时候本地客户端磁盘缓存
(~ ̄▽ ̄)~,来讨论涉及的内容了:
下次更新
MDN: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HTTP/Headers/Cache-Control
https://blog.youkuaiyun.com/u012375924/article/details/82806617
https://www.cnblogs.com/amiezhang/p/9389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