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结

本文深入探讨了编译型与解释型语言的区别,并列举了典型代表如C/C++和Python/PHP。此外,详细介绍了Python的两种执行方式,单行和多行注释的使用场景,布尔值的概念,变量声明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查看变量的内存地址。通过多个实例,如用户登录验证、数学计算和控制流操作,展示了Python的基础语法和逻辑控制。

1,简述编译型与解释型语言的区别,分别列出那些语言是编译型和那些语言是解释型。

  速度方面:编译型的比解释型的快。但是目前机器很强大,通过对解释器的优化,速度依旧很快。

  跨平台: 编译型的跨平台很差,不如解释型的好。

  编译方面: 编译型不需要源代码,只需要运行编译后的文件,解释型需要源文件。

  效率: 编译型效率低,每次运行需要对程序编译,解释型的可以直接运行,不需要编译

编译语言有C,C++

解释语言有 python,php

 

2.执行python的2中方式有那些

 文件执行

创建一个后缀为.py的文本文件,然后通过解释器去运行

交互器执行

在交互器下写代码和通过交互器去调用解释器去运行

3.python 单行注释和多行注释分别用于什么

单行注释用于简短的一句话去注释 ,单行用#

多行注释用一段话去注释 多行用"""      """

4.布尔值有那些

True 和False

5.声明变量需要注意那些

不能用关键字做变量名,不能用数字开头,变量名不能空格,只能是字母数字或者下划线组合

6.如何查看变量在内存中的地址

1 a = 1
2 print(id(a))

 7.写代码

(1)实现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当用户名为seven且密码为123时,显示登入成功,否则登入失败

1 name = input('请输入帐号:').strip()
2 pwd = input('请输入密码:').strip()
3 if name == 'seven' and pwd == '123':
4     print('登入成功')
5 else:
6     print('登入失败')

(2)实现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当用户名为seven且密码为123时,显示登入成功,否则登入失败,失败时允许重复3次

 1 num = 3
 2 while num > 0:
 3     name = input('请输入帐号:').strip()
 4     pwd = input('请输入密码:').strip()
 5     if name == 'seven' and pwd == '123':
 6         print('登入成功')
 7         break
 8     else:
 9         num -= 1
10         if num == 0:
11             print('输入错误太多,终止')
12             break
13         print(f'输入错误,你还剩下{num}次机会')

 (3)实现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当用户名为seven或则为alex且密码为123时,显示登入成功,否则登入失败,失败时允许重复3次

 1 num = 3
 2 while num > 0:
 3     name = input('请输入帐号:').strip()
 4     pwd = input('请输入密码:').strip()
 5     if name == 'seven' or name == 'alex' and pwd == '123':
 6         print('登入成功')
 7         break
 8     else:
 9         num -= 1
10         if num == 0:
11             print('输入错误太多,终止')
12             break
13         print(f'输入错误,你还剩下{num}次机会')

8写代码

(a)使用while循环,实现输出2-3+4-5+6...+100 合

1 n = 2
2 res = 0
3 while n <= 100:
4     if n % 2 == 0:
5         res += n
6     else:
7         res -= n
8     n += 1
9 print(res)

(b)使用while循环,实现输出1,2,3,4,5,7,8,9,11,12

1 n = 1
2 while n < 13:
3     if n == 6 or n == 10:
4         pass
5     else:
6         print(n)
7     n += 1

(c)使用while循环100-50,从大到小,如100,99,98 到50时,在从0开始循环到50

 1 n = 100
 2 b = 0
 3 while True:
 4     if n > 50:
 5         print(n)
 6         n -= 1
 7     elif b <= 50:
 8         print(b)
 9         b += 1
10     else:
11         break

(d)使用while 循环输出100内基数

1 n = 1
2 while n <= 100:
3     if n % 2 == 0:
4         print(f'偶数为:{n}')
5     else:
6         print(f'基数为:{n}')
7     n += 1

 

(e)使用while 循环输出100内偶数

1 n = 1
2 while n <= 100:
3     if n % 2 == 0:
4         print(f'偶数为:{n}')
5     else:
6         print(f'基数为:{n}')
7     n += 1

9 现有如下2个变量,请简述关系:

n = 123

n2 = n

123 赋值给n ,n又赋值给n2, 这只是把123的内存地址给赋值给n2,当n的赋值被重新赋值时,n2的指向依旧是123编程

 编程

1等待用户输入名字,年龄,家乡并且输出

name = input('请输入名字').strip()
age = input('请输入年龄').strip()
hometown = input('家乡').strip()
info =(f'--------------------{name}--------------\n'
      f'name:{name}\n'
      f'age :{age}\n'
      f'hometown:{hometown}\n'
      f'-----------------------------------------')
print(info)

2输入一个年份判断是否为闰年,条件一:能被4整除不能被100整除,条件二,能被400整除。满足一个即可

years = int(input('请输入年份'))
if years % 4 == 0 and years % 100 != 0 or years % 400 == 0:
    print(f'该{years}年是闰年')
else:
    print('不是闰年')

3 假设银行存款利率为3.25%,如果存1万元,多少年后连本代利能达2万

 1 num = int(input('请输入存的钱:'))
 2 # 计算本息
 3 def con(func):
 4     func = func * 0.0325 +func
 5     return func
 6 ss =int(con(num))
 7 a = 1
 8 while ss < num * 2:
 9     ss = int(con(ss))
10     a += 1
11 print(a)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hengyiqun1992/p/9960566.html

<think>嗯,用户想要《操作系统》第四版第一章结或要点,可能是在准备考试或者复习课程内容。首先,我需要确认这本教材的常见第一章内容,一般操作系统教材的第一章通常会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发展历史以及主要组成部分。用户提到的是第四版,可能作者不同,但大部分内容应该相似。 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比如引用[2]提到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联系,这可能和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部分相关。不过用户现在需要的是第一章结,可能需要涵盖操作系统的定义、作用、类型,以及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等基本模块。 用户可能没有找到教材的PDF,所以需要一份概要。我需要整理出第一章的关键点,比如操作系统的定义、目标和功能,发展历史(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等),基本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异步),以及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比如内核、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 还要注意用户提到的系统级指令,比如正确使用LaTeX格式,行内公式用$...$,独立公式用$$...$$。不过第一章可能数学公式较少,但如果有的话需要正确应用。例如,进程调度算法中的周转时间计算可能需要公式,比如$T_{\text{周转}} = T_{\text{完成}} - T_{\text{到达}}$。 另外,用户要求生成相关问题,我需要根据结内容提出几个问题,比如操作系统的功能、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进程与线程的区别等。确保问题覆盖了提到的知识点,帮助用户巩固理解。 需要检查引用内容是否有相关部分,引用[2]提到文件系统,引用[3]涉及数据库设计阶段,可能与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部分有联系,但第一章结可能更基础。因此,重点还是在基本概念和结构上,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列出,符合用户要求的中文回答和格式。 最后,用户可能希望获取PDF版本,但这里无法提供,所以需要说明无法直接提供,但可以给出详细摘要,并建议通过学术平台或图书馆获取。同时,确保回答真实可靠,引用正确的知识点,比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核心内容。</think>### 《操作系统》第四版第一章核心要点结 根据经典操作系统教材结构,第一章通常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操作系统定义与目标 1. 作为系统软件的核心,管理计算机硬件与应用程序(进程控制、资源分配) 2. 四大核心目标: - 有效性: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CPU、内存、I/O设备) - 方便性:提供人机交互接口(CLI/GUI) - 可扩展性:支持硬件升级和功能扩展 - 开放性:遵循标准接口规范(如POSIX)[^2] 二、操作系统发展历程 $$ 批处理系统 \rightarrow 分时系统 \rightarrow 实时系统 \rightarrow 现代OS $$ 关键发展阶段: - 单道批处理(50年代):磁带作业顺序处理 - 多道批处理(60年代):内存驻留多程序,CPU利用率达$80\%$以上 - 分时系统(70年代):时间片轮转,响应时间<$1s$ 三、操作系统基本特征 1. 并发性:通过进程/线程实现伪并行 2. 共享性:资源复用(如内存共享库) 3. 虚拟性:抽象逻辑资源(虚拟内存、虚拟CPU) 4. 异步性:程序执行顺序不可预知 四、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text 进程管理 —— 内存管理 —— 文件系统 —— I/O管理 | | | | 调度算法 地址映射 目录结构 设备驱动 同步机制 存储保护 文件操作 缓冲技术 ``` 五、系统结构演进(关键架构对比) | 结构类型 | 特点 | 代表系统 | |---------|------|---------| | 单体结构 | 所有功能在内核态 | MS-DOS | | 分层结构 | 按功能层级调用 | THE系统 | | 微内核 | 最小化内核功能 | Mach | [注] 由于版权限制无法直接提供PDF文档,建议通过学校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获取电子资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