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机身结构主要分三种,现在大部分飞机都用第三种

 首先要清楚 飞机蒙皮肯定不能是一大块的 必然要用各种连接方式连接起来 然后我们来看各种连接方式 要想把两个分离的金属连接起来所能采用的方法不外乎有以下几种:

1、铆接

2、焊接

3、胶接

4、螺栓连接

 
图片:
Yestone.com 版权图片库


作者:skywalkerhan,


借这个题做一下科普吧,介绍一下飞机机身的结构。

机身的结构形式分以下几类:

一.构架式机身

在早期的低速飞机上,机身的承力构架都做成四缘条的立体构架。

为了减小飞机的阻力,在承力构架外面,固定有整形用的隔框、桁条和布质蒙皮(或木制蒙皮),这些构件只承受局部空气动力,不参加整个结构的受力。

机身的剪力、弯矩和扭矩全部由构架承受。

其中弯矩引起的轴向力,由构架的四根缘条承受;垂直方向的剪力由构架两侧的支柱和斜支柱(或各对张线)承受;水平方向的剪力由上、下平面内的支柱、斜支柱(或张线)承受;机身的扭矩,则由四个平面构架组成的立体结构承受。

构架式机身的抗扭刚度差,空气动力性能不好,其内部容积也不易得到充分利用。

只有一些小型低速飞机机身采用构架式机身。

 

二.硬壳式机身

硬壳式机身采用框架、隔框形成机身的外形,而蒙皮承受主要的应力。

硬壳式机身结构没有纵向加强件,因而蒙皮必须足够强以维持机身的刚性。

其主要问题是重量较重,现代飞机较少采用这种结构。

 

三.半硬壳式机身

为了使机身结构的刚度能满足飞行速度日益增大的要求,需要使蒙皮参加整个结构的受力。因此,目前的机身结构,广泛采用了金属蒙皮,并且将蒙皮与隔框、大梁、桁条牢固地铆接起来,成为一个受力的整体,通常称为半硬壳式机身。

在半硬壳式机身中,大梁和桁条用来承受弯矩引起的轴向力;蒙皮除了要不同程度地承受轴向力外,还要承受全部剪力和扭矩;隔框用来保持机身的外形和承受局部空气动力,此外,还要承受各部件传来的集中载荷,并将这些载荷分散地传给蒙皮。

1. 桁梁式机身

桁梁式机身由几根较强的大梁、较弱的桁条、较薄的蒙皮和隔框组成。机身弯曲时,弯矩引起的轴向力主要由大梁承受。蒙皮和桁条组成的壁板,截面积较小,受压稳定性较差,只能承受一小部分弯矩引起的轴向力。 桁梁式机身,由于采用了较强的大梁,因而可以开大的舱口而不会显著地降低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2. 桁条式机身

桁条式机身的桁条和蒙皮较强,受压稳定性好,弯矩引起的轴向力全部由上、下部的蒙皮和桁条组成的壁板受拉、压来承受。

由于蒙皮加厚,改善了机身的空气动力性能,增大了机身结构的抗扭刚度,所以与桁梁式机身相比,它更适用于较高速飞机。此外,桁条式机身的蒙皮和桁条,在结构受力中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但是,这种机身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大梁,不宜开大的舱口,如果要开口,应必须在开口部位用专门构件加强。桁条式机身各构件受力比较均匀,传递载荷时必须采取分散传递的方法,因而机身各段之间都用很多接头来连接。

 

现在常见的歼击机基本都是半硬壳式结构中的桁梁式,民航机型基本都属于半硬壳式结构中的桁条式。

参考:


http://wenku.baidu.com/view/c5ec0cd4b9f3f90f76c61be8.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524381.htm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iangxiaofeng/p/4610117.html

<think>我们首先需要理解用户的意图:用户想要了解飞机定期检查的流程和标准。这是一个航空维修领域的问题,涉及民航规章和实际操作。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搜索相关的航空法规(如FAA、EASA或中国民航局的规定)、飞机维护手册以及行业标准实践。 由于问题要求详细且清晰的回答,我们将组织成多个方法或步骤(每个步骤间换行),并避免使用步骤词汇(如首先、然后),而是直接点描述。 根据搜索,飞机定期检查通常包括例行检查(如每日、每周检查)和非例行检查(如A检、C检、D检)。不同级别的检查有不同的间隔和深度。 我们参考的主要来源可能包括: -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第43部、第121部、第145部等 - FAA的14 CFR Part 43, Part 121, Part 145 - 飞机制造商提供的维护计划(如MPD) 我们将按照检查的级别(从短间隔到长间隔)来组织回答,并说明每个级别的检查流程和标准。 注意:由于我们无法实时调用网络搜索工具,这里将基于已有的航空知识进行回答,但会尽量符合实际规定。如果实际搜索,应引用权威来源。 回答结构: 1. 每日检查(或过站检查) 2. 每周检查(或A检) 3. C检(包括不同级别,如4C、8C等) 4. D检(大修) 5. 特殊检查(如适航指令AD、服务通告SB要求的检查) 在每个部中,描述检查的流程和标准。 最后,按照要求添加相关问题部。 注意:避免使用第一人称,避免步骤词汇,将每个检查级别作为独立的部,用换行隔。 开始生成回答:</think>### 飞机定期检查流程与标准 飞机定期检查遵循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各国民航局(如FAA、EASA、中国民航局CAAC)的法规框架,核心标准包括: 1. **检查级体系** - **过站检查**(15-60钟):检查起落架、轮胎、液压系统、外部损伤,确保无可见故障。 - **A检**(每400-600飞行小时):深度检查发动机油路、操纵系统、航电设备,耗时约50-80工时。 - **C检**(每18-24个月):全面拆解检查机身结构、油箱密封性、线路老化,需7,000-30,000工时。 - **D检**(每6-10年):全机拆解至骨架,进行无损探伤(如X射线检测),翻新率达80%,耗时2-6个月。 2. **核心检查标准** - **结构完整性**:依据制造商《结构修理手册》(SRM),关键指标包括: $$ \sigma_{allow} \geq \frac{F_{max}}{A} \times S_f $$ ($\sigma_{allow}$为材料许用应力,$F_{max}$为最大载荷,$A$为截面积,$S_f$为安全系数) - **系统功能测试**:液压系统需满足压力值$P \geq 3000\text{ psi}$,泄漏率$<5\text{ cc/min}$;发动机振动值$<2.0\text{ ips}$。 - **适航文件要求**:每次检查需填写FAA Form 337或EASA Form 1,记录缺陷和处理方案。 3. **技术执行流程** 使用预测性维护工具(如HUMS健康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关键参数: ```python # 伪代码:发动机振动预警 def engine_alert(vibration_data): if max(vibration_data) > 2.0: # 单位:ips trigger_inspection("ENG-72") # 触发发动机72小时检查协议 ``` 检查后需通过**试飞验证**(1-3小时),测试爬升率$\geq 1500\text{ ft/min}$、失速速度$V_s \leq 110\text{ kt}$等性能。 4. **合规性管理** - 中国民航局CAAC-145部要求:维修机构需持有145部资质,技术人员持CCAR-66执照。 - 数据记录:所有检查数据保存至飞机寿命结束+2年(FAA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