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主机规划与磁盘分区

1、各个组件或设备在Linux下面都是一个文件

2、各硬件设备在Linux中的文件名

  IDE硬盘              /dev/hd[a-d]

  SCSI/SATA/USB硬盘    /dev/sd[a-p]

  U盘                 /dev/sd[a-p](与SATA相同)

  软驱                 /dev/fd[0-1]

  打印机               25针:/dev/lp[0-2]

                      USB:/dev/usb/lp[0-15]

  鼠标                 USB:/dev/usb/mouse[0-15]

                      PS2:/dev/psaux

  当前CD ROM/DVD ROM  /dev/cdrom

  当前鼠标              /dev/mouse

  磁带机               IDE:/dev/ht0

                      SCSI:/dev/st0

 

3、磁盘分区

  常见的磁盘接口:IDE , SATA

IDE\JumperMasterSlave
IDE1(Primary)/dev/hda/dev/hdb
IDE2(Secondary)/dev/hdc /dev/hdd

 

 

对于SATA接口来说,由于SATA/USB/SCSI等磁盘接口都是使用SCSI模块来驱动的,因此这些接口的磁盘设备文件名都是/dev/sd[a-p]的格式。但是与IDE接口不同的是,SATA/USB接口的磁盘根本就没有一定的顺序,那如何决定它的文件名呢?这个时候就得要根据Linux内核检测到磁盘的顺序了。

  • 磁盘的组成复习
  • 磁盘分区表

    主分区与扩展分区最多可以有四个(硬盘的限制)。

    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个(操作系统的限制)。

    逻辑分区是由扩展分区持续切割出来的分区。

    能够被格式化后作为数据访问的分区为主分区与逻辑分区。扩展分区无法格式化。

    逻辑分区的数量依操作系统而不同,在Linux系统中,IDE硬盘最多有59个逻辑分区(5号到63号),SATA硬盘则有11个逻辑分区(5号到15号)。

  •   简单地说,整个开机流程到操作系统之前的动作应该是这样的。
  1. BIOS:开机主动执行的韧体(韧体就是写入到硬件上的一个软件程序),会认识第一个可开机的设备。
  2. MBR:第一个可开机设备的第一个扇区内的主引导分区块,内包含引导加载程序。
  3. 引导加载程序(Boot loader):一支可读取内核文件来执行的软件。
  4. 内核文件:开始操作系统的功能。
  • 磁盘分区的选择
  1. 目录树结构
  2. 挂载:所谓的“挂载”就是利用一个目录当成进入点,将磁盘分区的数据放置在该目录下;也就是说,进入该目录就可以读取该分区的意思。这个操作我们成为“挂载”,那个进入点的目录我们称为“挂载点”。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rright/p/3964377.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