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 , 套接口还是套接字,傻傻分不清楚

本文探讨了网络通信中核心组件socket的起源及其中文名称争议。通过对早期文献的回顾及专业书籍的解释,明确了socket在计算机网络中的角色,并讨论了其翻译为套接字还是套接口的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socket
socket

做网络通信的朋友大都对 socket这个词不会感到陌生,但是它的中文翻译是叫套接口还是套接字呢,未必大多数朋友能够分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socket的中文名称。

socket一词的起源

在组网领域的首次使用是在1970年2月12日发布的文献IETF RFC33中发现的,撰写者为Stephen Carr、Steve Crocker和Vint Cerf。根据美国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的记载,Croker写道:"命名空间的元素都可称为套接字接口。一个套接字接口构成一个连接的一端,而一个连接可完全由一对套接字接口规定。"计算机历史博物馆补充道:"这比BSD的套接字接口定义早了大约12年。"

socket 百科怎么说

网络上的两个程序通过一个双向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这个连接的一端称为一个socket
socket本质是编程接口(API),对TCP/IP的封装,TCP/IP也要提供可供程序员做网络开发所用的接口,这就是Socket编程接口;HTTP是轿车,提供了封装或者显示数据的具体形式;Socket是发动机,提供了网络通信的能力。
Socket的英文原义是“孔”或“插座”。作为BSD UNIX的进程通信机制,取后一种意思。通常也称作"套接字",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可以用来实现不同虚拟机或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UNIX Network Programming 中怎么说

来自"UNIX 网络编程 卷一:套接字联网API 第三版" 的说法
socket一词一般认为译为套接口更为准确,其理由如下:

  • 首先,作为网络编程API之一的套接口(sockets,注意这种用法总是采用复数形式,如sockets API, sockets library等),是应用层到传输层或其他协议层的访问接口。
  • 其次,具体使用的套接口是与Unix管道的牟一端类似的东西,我们既可以往这个“口”卸数据,也可以从这个“口”读数据。
  • 最后,套接口函数使用套接口描述字(discriptor)访问具体的套接口,如果把套接口描述字的检查sockfd翻译成“套接字”是合适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一个套接口可以对应多个套接字,因为Unix的描述字可以复制,也可以继承;反过来,一个套接字对应且只对应一个套接口。但是,现在socket广泛被接受的译法是“套接字”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erelsp/p/8710821.html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Socket套接字的工作原理,属于网络通信基础。首先,我需要整理Socket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流程。根据提供的引用,Socket是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的抽象层,负责处理数据传输。需要分步骤解释,包括创建套接字、绑定地址、监听连接、接受连接、数据交换和关闭连接。 先确定用户可能需要的是TCP套接字,因为示例中的引用提到了流式套接字和数据报套接字,但用户的问题比较基础,可能更关注常见的TCP流程。需要解释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但可能不需要太深入,结合Socket的API函数来说明。 引用[2]提到Socket是门面模式,隐藏了底层协议的复杂性,这点需要强调其作用。引用[3]中的地址转换函数inet_pton和inet_ntop可能也需要提及,说明IP地址的转换过程。数据结构sockaddr_in在绑定地址时很重要,需要解释其作用。 同时,用户可能对网络字节序和主机字节序的区别不太清楚,需要简单说明。此外,可能需要区分TCP和UDP的不同,但用户的问题没有明确说明,所以可以集中在TCP上,但提到类型的不同。 最后,根据系统指令,生成相关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覆盖Socket的类型、TCP三次握手、字节序转换、数据结构、应用场景等。确保问题有针对性,帮助用户进一步学习。 检查是否有遗漏的步骤,比如监听、接受连接等函数的作用。确保每个步骤对应到实际编程中的API调用,如socket()、bind()、listen()、accept()等。结合引用中的内容,比如套接字作为端点的抽象,数据传输的机制。 最后,保持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说明,并引用相关文献,确保用户理解Socket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概念。</think>### Socket套接字工作原理分步解析 Socket套接字网络通信的核心抽象层,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关键步骤: 1. **通信端点创建** - 进程通过`socket()`系统调用创建套接字描述符,需指定地址族(如AF_INET)、套接字类型(SOCK_STREAM/SOCK_DGRAM)和协议类型 - 流式套接字(TCP)提供可靠连接,数据报套接字(UDP)提供无连接服务[^1][^2] 2. **地址绑定与监听** ```c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8080);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listen(sockfd, 5); // TCP专用 ``` - `bind()`将套接字与本地IP+端口绑定 - `listen()`使TCP套接字进入被动监听状态[^3] 3. **连接建立(TCP)** - 客户端通过`connect()`发起三次握手 - 服务端`accept()`创建新套接字处理具体连接 - 建立双向字节流通道 4. **数据传输阶段** ```c // TCP使用send()/recv() send(client_sock, buffer, strlen(buffer), 0); // UDP使用sendto()/recvfrom() sendto(sockfd, buf, len, 0, (struct sockaddr*)&cliaddr, addrlen); ``` - TCP保证数据顺序和可靠性 - UDP直接发送数据报文 5. **连接终止(TCP)** - 通过四次挥手过程关闭连接 - `shutdown()`控制关闭方向 - `close()`释放套接字资源 ![Socket工作流程图](https://example.com/socket_flow.png)(示意图:包含创建、绑定、监听、连接、传输、关闭等环节) ### 关键技术特征 1. **网络字节序转换** - 使用`htonl()/htons()`转换32位/16位数据 - `inet_pton()`实现点分十进制到二进制地址的转换[^3] 2. **地址数据结构** ```c struct sockaddr_in { sa_family_t sin_family; // 地址族 in_port_t sin_port; // 端口号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 IP地址 }; ``` 通用地址结构`sockaddr`保证接口统一性[^3] 3. **IO多路复用** - 使用select/poll/epoll实现并发处理 - 非阻塞IO提升吞吐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