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奇葩语法

本文深入探讨Python中元组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包括元组的创建与区别、列表的扩展操作,以及字符串格式化的不同方式。同时,文章还介绍了Python中一些常见的误区和特殊现象,例如元组的正确定义方法、列表操作的行为差异等。
  • a = 1, 2, 3
    • 赋值后的结果,a == (1, 2, 3),将一个元组(tuple)赋给了变量 a
    • (1, 2) + (3, ) ⇒ (1, 2, 3),并不能说明 tuple 可以添加新的元素,而是重新开辟了新的内存空间;
  • 之所以 l.extend(4) 类型错误,而 l.extend('c') 没有问题,在于字符串是可迭代对象,且 Python 中不区分单个字符与字符串的区别,均是字符串。

0. 输出 vs. 返回值

注意输出与返回值之间的关系

>> s = range(5)
>> [print(i) for i in s]
0
1
2
3
4
Out[2]: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1. tuple?

>> m = (1)
>> m 
1

>> m = (1, )
>> m
(1, )               # tuple 类型

>> m = 1, 
>> m
(1, )

2. append

>> l = []
>> l.append(None)
>> len(l)
1

3. 输出百分值

>>> print('%i%%'%(10))
10%

>>> print('{0}%'.format(10))
10%

4. 返回元组

def foo():
    return 1, 2           # return (1, 2)
x = foo()                 # 此时x是元组((1, 2)),
x, y = foo()              # 此时x是元组的第一个元素((1))
                          # 颇有几分自动类型推导的意思

接着捣蛋:

def foo():
    return 1, 2, 3
x = foo()           # 编译通过
x, y, z = foo()     # 编译通过
x, y = foo()        # 编译不通过,未定义行为,编译器不知如何进行元组的分配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tcnn/p/9423776.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