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和ROM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又称作“随机存储器”,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也叫主存(内存)。它可以随时读写,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媒介。

  RAM的特点:

(1)可读可写;

(2)给存储器断电后,里面存储的数据会丢失。

我们经常说的内存,比如计算机的内存,手机的内存,包括CPU里用的高速缓存,都属于RAM这类存储器。RAM属于内部存储器,计算机C盘属于外部存储器,ROM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的简称,是一种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固态半导体存储器。其特性是一旦储存资料就无法再将之改变或删除。通常用在不需经常变更资料的电子或电脑系统中,并且资料不会因为电源关闭而消失。

  ROM的特点:

(1)只允许在生产出来之后有一次写的机会,数据一旦写入则不可更改。

(2)存储器掉电后里面的数据不丢失,可以存放成百上千年。

此类存储器多用来存放固件,比如计算机启动的引导程序,手机、MP3、MP4、数码相机等一些电子产品的相应的自带程序代码,这种用户可以通过刷机方式读写ROM。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yc3110/p/10440337.html

### RAMROM的区别及其功能 #### 功能差异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用于暂时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当前正在使用的数据,使得CPU可以快速访问这些信息。当电源关闭时,RAM中的所有数据都会丢失[^1]。 相比之下,ROM(只读存储器)主要用于永久性地保存重要的控制程序,比如BIOS设置等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信息,在设备启动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机器断电,ROM内的内容也不会受到影响而保持不变[^2]。 #### 结构特点 从物理结构上看,RAM通常由动态(DRAM)或静态(SRAM)两种形式构成,前者依赖于电容器来维持位状态,后者则通过触发器电路实现更稳定但也较贵的解决方案;而ROM则是基于熔丝或者反熔丝技术制造而成,一旦编程完成便难以更改其中的内容[^3]。 #### 使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每当单片机或其他微控制器需要调用预置好的算法逻辑或是常量表之类的固定资源时就会去查询位于ROM里的相应部分,并把处理过程所需的各种中间变量暂存在速度更快但是易失性的RAM里边直到任务结束为止。 ```python # Python伪代码展示如何模拟RAMROM的行为 class StorageDevice: def __init__(self, is_volatile=True): self.is_volatile = is_volatile def read_data(self, address): pass def write_data(self, address, data): if not self.is_volatile and hasattr(self, 'write_protected'): raise Exception("Cannot modify ROM content.") ... ram_device = StorageDevice(is_volatile=True) rom_device = StorageDevice(is_volatile=False) try: rom_device.write_data(0x00FF, b'\xFF') # 尝试向ROM写入新值可能会失败并抛出异常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