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APUE:线程同步之记录锁(文件)

本文详细介绍了文件锁的概念、实现方式(fcntl函数),包括强制锁与建议锁的区别,以及如何通过fcntl函数进行锁的获取、设置和状态查询。同时,文章探讨了死锁现象及其解决方法,锁的隐含继承与释放机制,文件末尾加锁的注意事项,锁的组合与分裂等高级应用。最后,总结了不同类型的文件锁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a] 概念

  • 建议锁:在遵循相同记录锁规则的进程/线程间生效,通常用于保证某个程序自身多个进程/线程间的数据一致性
  • 强制锁:意在保证所有进程间的数据一致性,但不一定有效;如不能应对先 unlink 后建立同名副本的行为

[b] fcntl

#include <fcntl.h>
int fcntl(int fd, int cmd, struct flock *flockp) //出错返回 -1 
struct flock {
    short    l_type; //锁类型:F_RDLCK / F_WRLCK / F_UNLCK
    short    l_whence; //偏移基准:SEEK_SET / SEEK_CUR / SEEK_END
    off_t    l_start; //相对于 l_whence 的偏移量(byte)
    off_t    l_len; //加锁区域的长度(byte)
    pid_t    l_pid; //仅对 F_GETLK 有意义,获取当前拥有锁的进程 ID
  • 操纵记录锁时,fcntl 的第三个参数是一个指向 flock 结构体的指针
  • cmd 可以为 F_GETLK / F_SETLK / F_SETLKW,分别用于获取文件的锁状态、设置锁(非阻塞)、设置锁(阻塞)
  • struct flock 中 l_len 字段若设置为 0,表示区段范围动态扩展至文件末尾, 如加锁之后在文件末尾追加的任何数据将被锁定,若设置为 -1,表示 l_start 之前的所有数据;l_type 字段设置为 F_UNLCK 时用于清除指定的锁
  • 同一进程对同一文件的同一区段重复加锁,新锁会取代旧锁,旧锁即时失效
  • 执行 F_GETLCK 时,目前的锁状态信息会被写入 flock 结构体中 

[c] 死锁

  • 两个进程相互等待对方持有的锁且不释放自己锁定的资源时,会形成死锁
  • 现代的操作系统会自动解开死锁,通常是使其中一个进程的出错返回,而另一个进程成功获得锁,但不能确定一定是哪个进程获得锁 

[d] 锁的隐含继承和释放

  • 进程终止时,其所建立的锁会全部释放
  • 当多个文件描述符关联到同一个文件时,其中任何一个文件描述符关闭,将会导致锁被释放
  • fork 之后的子进程不继承父进程的锁,exec 之后的进程继承原进程的锁(若设置了 close-on-exec 标志,则不继承)

[e] 在文件末尾加锁

  • 由于文件末尾的位置会随着追加数据而变化,故解锁时需要注意指定正确的范围 

[f] 锁的组合与分裂

  • 若对两个已加锁的区段中间的部分全部加锁,则此三部分会组合成一个锁
  • 若对已经加锁的区段中间的一部分进行解锁,则原锁会被自动分裂为两个锁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adex/p/6198789.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