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us在arm的嵌入式平台上的移植和开发

本文分享了将opus编码器移植到特定平台的过程与心得。从初步了解opus开始,介绍了如何在Linux环境下编译安装opus,并重点分析了opus_demo.c中的核心编码流程。此外,还探讨了移植前的准备工作及后续的ARM平台移植策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产品中要用到opus,圣上一声令下,把opus移植到我们平台上,什么?opus?opus是什么?在一脸

茫然中,我这特种兵码农就赤手空拳上战场了。

  废话少说,赶紧在网站:https://opus-codec.org/downloads/ 把最新的稳定的opus源码opus-1.2.1.tar.gz下载

到本地linux:解压缩之后,在根目录下执行: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在一路顺利的情况下,已经可以在linux看opus怎么用了,这里面,有很多例子,以个人经验,首先要看最重要的

demo,在src目录下,查看opus_demo.c 这个文件,你会发现opus的基本使用都在这里:

    编码初始: enc = opus_encoder_create(sampling_rate, channels, application, &err);

    模式配置:   opus_encoder_ctl(enc, OPUS_SET_BITRATE(bitrate_bps));

    启动编码:  len[toggle] = opus_encode(enc, in, frame_size, data[toggle], max_payload_bytes);

    编码结束: opus_encoder_destroy(enc); 

 这么简单?不,这个是简洁,我这里只把重要的抽出来,细节要自己琢磨的。要看怎么配置帧长,怎么配置采样率

main函数上面的结构体:celt_test silk16_test 写的很明白,自己研究喔。 

  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多例子可以研究,在test目录下有每个函数的详细测试,可以查看函数怎么使用,以及每种模式

的性能怎么样,都可以测出来。

  有人问了,怎么没见你把系统移植到arm平台上?

  这和我的做事方法论有关系,在移植算法时,我一般是先在linux上仿真,尽量把大致算法摸个底,占内存多少?消耗多少

MIPS?能否进行测试?这些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贸然的移植,经验告诉我,会欲速则不达哦。

  上面的都搞清楚了,接下来才能启动arm平台上的移植,其实,剩下的就是调试了,把代码加入makefile编译,在适当的地方

调用上面的编解码函数,然后实际调试和测试。移植到arm平台的部分涉及到项目保密,就不多晒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dylancao/p/8315612.html

### 将 Opus 编解码器移植到 STM32 MCU 的指南 将 Opus 编解码器成功移植到 STM32 微控制器上涉及多个步骤,包括软件环境配置、硬件接口适配以及优化资源占用等方面的工作。以下是详细的说明: #### 软件开发环境准备 为了支持 Opus 编解码器的运行,需要先搭建适合 STM32 开发的基础框架。可以利用 STM32CubeMX 工具生成初始化代码,并扩展其功能来集成 FreeRTOS 其他必要的组件。 - 使用 STM32CubeMX 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并生成基于 HAL 库的标准代码结构[^1]。 - 在工程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FreeRTOS` 的子文件夹,并将 FreeRTOS 官方源代码中的所有文件复制到这里[^2]。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实时操作系统能够管理 Opus 解码过程中的多线程需求。 #### 获取与构建 Opus 源代码 Opus 是开源音频编码标准之一,可以从官方仓库下载最新版本或者参考已有的跨平台实现脚本来简化编译流程。 - 参考 Chris Ballinger 提供的一个优秀的 iOS 平台上的 Opus 构建脚本作为起点[^3]。虽然目标设备不同,但该脚本展示了如何自动化处理依赖关系调整编译选项。 ```bash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chrisballinger/Opus-iOS.git cd Opus-iOS && ./build.sh ``` 上述命令会拉取相关资料并尝试完成初步设置;然而由于最终目的是针对 ARM Cortex-M 系列架构而非苹果生态体系,因此还需要进一步修改 Makefile 或 CMakeLists.txt 文件以适应裸机嵌入式场景的需求。 #### 配置交叉编译工具链 对于大多数现代 STM32 型号来说,推荐采用 GNU Arm Embedded Toolchain 进行应用程序编写前后的预处理器定义及链接参数指定等工作。 具体而言,在调用 configure 脚本时需特别注意传递正确的 target triplet (e.g., arm-none-eabi-) 同时关闭不必要的特性比如浮点运算单元(FPU)模拟等除非确实需要用到它们: ```bash ./configure --host=arm-none-eabi \ --disable-float-approximation \ --enable-fixed-point-only make clean all install DESTDIR=/path/to/output/directory/ ``` 这里通过禁用浮动近似算法(`--disable-float-approximation`)强制启用定点数计算模式从而减少内存消耗同时提高执行效率;另外只保留固定精度操作部分(`--enable-fixed-point-only`)有助于降低复杂度便于后续调试验证阶段工作开展顺利进行下去. #### 整合进现有固件方案里头去 最后一步就是要把经过裁剪定制之后得到的小型化版 opus lib 动态加载至先前建立起来的那个带 RTOS 支持的基础之上去了.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这一目的: 1. 把刚才生成出来的静态库(.a格式)拷贝粘贴过来放到合适位置; 2. 修改 main.c 中的应用逻辑以便适时调用相应 API 函数完成语音数据包压缩传输任务. 示例如下所示(假设已经包含了必要头文件): ```c #include "opus.h" int encode_audio_frame(const short *pcm_data, int frame_size, unsigned char *output_buffer){ OpusEncoder* enc = NULL; int error_code; /* 初始化编码实例 */ if ((error_code = opus_encoder_create(SAMPLE_RATE_HZ, CHANNELS_COUNT, APPLICATION_TYPE, &enc)) != OPUS_OK ){ return error_code; } /* 执行实际转换动作 */ size_t bytes_written = opus_encode(enc, pcm_data, frame_size, output_buffer, MAX_OUTPUT_BYTES); /* 清理释放资源 */ opus_encoder_destroy(enc); return bytes_written ? 0 : -1 ; } ``` 以上片段简单演示了怎样封装一次典型的录音采样序列转变为网络可发送二进制流的过程.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