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标准编码规则(五)-工程结构

本文阐述了良好项目结构的重要性,包括提升效率、便于复用、标准化等优点,并提出了非业务与业务分离、通用功能接口化、DAO层独立、第三方库独立管理及服务层和展示层的明确分工等具体原则。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为什么

1 好的项目工程结构事过功倍

2 好的项目工程结构可以复用

3 建立标准化,增加可读性易维护性

工程结构原则

1 非业务与业务部分分开

例如我们的静态函数方法放一个类库,这种类库是千万年不变的

 

2 通用业务功能编写接口并独立于业务项目之外包括缓存、日志、定时任务、事件、异常等

例如我们所有的项目都有日志,异常处理,那么我们可以编写接口规范

 

3 DAO 数据访问层独立于服务层Services

 

4 外部第三方库或第三方接口api独立管理

 

5 服务层Services编写业务逻辑

 

6 展示层使用MVC或SPA MVVM编写

 

 工程实例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fishpro/p/7897176.html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Kotlin语言在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方面的特性和优势,结合详细的代码案例,展示了Kotlin的核心技巧和应用场景。文章首先介绍了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解释了它们如何简化集合操作和回调函数处理。接着,详细讲解了Kotlin Multiplatform(KMP)的实现方式,包括共享模块的创建和平台特定模块的配置,展示了如何通过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最后,文章总结了Kotlin在Android开发、跨平台移动开发、后端开发和Web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指出Kotlin将继续在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领域不断完善和发展。; 适合人群:对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感兴趣的开发者,尤其是有一定编程基础的Kotlin初学者和中级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Kotlin中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场景;②掌握Kotlin Multiplatform的实现方式,能够在多个平台上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③了解Kotlin在不同开发领域的应用场景,为选择合适的技术栈提供参考。;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大量代码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Kotlin的函数式编程特性和跨平台开发能力。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代码案例,以加深理解和掌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