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之需求基线管理

需求基线管理确保了需求的稳定性,通过早基线、晚冻结策略,配合需求优先级评定和工作量估算,有效管理项目进度。在需求变更时,遵循变更流程,以维护软件架构的稳定。同时,根据业务场景和风险因素调整需求项优先级,通过估算确保管理的可控性。在管理基线时,考虑人员产能和需求拆分,确保进度计划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需求基线管理是需求管理活动中最基础的一个,《软件需求最佳实践》中有所阐述,结合实际工作梳理一下。

  什么是“需求基线”?在某个特定版本中实现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一组需求集合。引入需求基线后,意味着要采用分阶段或迭代的开发方式。这和敏捷开发中“风险前移”、“分阶段交付”、“小步快走”、“中途回顾”等理念是相契合的。

  需求基线,通俗点说就是把这些需求都划一根“线”,说明这些需求已经确定下来,添加新的需求和修改原有的需求都必须通过需求变更流程来操作。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需求的滥变给程序架构造成重大影响。

  需求项划分应以业务驱动划分标准,因为业务主题,业务流程和业务活动相对于具体的软件需求而言是稳定的。划定基线应采用“早基线,晚冻结”的方式,具体细节可以在迭代中逐步完善。

  『写需求基线』这个说法不恰当,需求基线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在需求规格说明书评审通过以后所形成的,具体的步骤是开发人员先完成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写作,然后组织相关人员对需求进行评审,在评审通过以后就纳入到配置库进行管理,形成需求基线 。

动态文档:早基线,晚冻结

 早基线:为了迟早启动开发,基线计划越早越好。

 晚冻结:把文档看成是动态,并准备随时更改。

 

需求项优先级评定

  优先级应先从业务角度划分优先级,要把它放到业务场景和业务流程中考虑。一般可分以下四级:关键需求项、重要需求项、有用需求项和一般需求项。

  接下来要根据“技术可实现性”和“项目风险因素”角度考虑,对优先级进行调整。记住,在任何时候识别和处理风险都是最重要的

  优先级是相对的,需要在同一级中两两进行比较,最终结果是每个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