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前端开发:可用性,可访问性,和可维护性

本文探讨了Web前端开发中可用性、可访问性和可维护性的重要性,强调了如何通过优化这些方面来提高网页性能、降低成本和缩短开发时间,以及如何构建易于维护的代码。文章详细解释了每种概念的定义,并提供了提高可访问性的实用建议,确保内容对所有用户友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web前端开发有三个词经常被提及:可用性,可访问性,和可维护性,在注重这三方面的同时,就是对网页性能质量提出了一个要求,如何把网页性能做的更好,降低项目开发的成本,缩短时间,提高效率是很多人关注的目标。

可用性指的是:产品是否容易上手,用户能否完成任务,效率如何,以及这过程中用户的主观感受可好,是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产品的质量。可用性好意味着产品质量高,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可维护性一般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当系统出现问题时,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的成本,成本低则可维护性好。二是代码是否容易被人理解,是否容易修改和增强功能。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可扩展性等有交叉的地方。构建可维护性好的代码,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非常重要。

可访问性是:Web内容对于残障用户的可阅读和可理解性。同时指南里还特别指明:提高可访问性也能让普通用户更容易理解Web内容。具体而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

无论用户是否残障,都得通过用户代理(User Agent)来访问Web内容。因此要提高可访问性,首先得考虑各种用户代理 :桌面浏览器、语音浏览器、移动电话、车载个人电脑等等。还得考虑用户访问Web内容时的环境限制 。比如:我们真的要考虑浏览器禁用JavaScript/CSS的情形吗?我的理解是,要考虑的其实不是禁用了JavaScript/CSS的浏览器,而是那些对JavaScript/CSS不支持或支持不好的用户代理。比如语音阅读器,手机浏览器等,JavaScript提供的是一层可访问性,不能代替内容本身。当然,从渐进增强的角度讲,鼓励使用高级特性,只是同时要做到优雅降级,让低端用户代理上,也能保留低保真的体验。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radom/archive/2011/09/11/2173440.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