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oj1009

AC自动机+dp+矩阵乘法

我们先对串建立AC自动机,然后进行dp+矩阵乘法。AC自动机加上trie图优化,root的每个儿子如果没有就都填上,然后建立矩阵,mat[child[u][i]][u]=1,如果在trie图上child[u][i]是u的儿子,并且u和儿子都不是危险节点,然后初始值是dp[1][child[root][i]]=1,然后系数矩阵自乘n-1次,再乘上dp矩阵就行了,答案是dp[n][1->cnt]。这样避免了通过危险串,并且因为root的每个儿子都能走,并且因为trie图优化,所以每种情况都能走到。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10;
int n, m, mod, root, cnt, answer;
int child[N][11], fail[N], danger[N];
char s[N];
struct mat {
    int a[N][N];
    mat friend operator * (mat A, mat B)
    {
        mat ret;
        memset(ret.a, 0, sizeof(ret.a));
        for(int k = 1; k <= cnt; ++k)
            for(int i = 1; i <= cnt; ++i)
                for(int j = 1; j <= cnt; ++j)
                    ret.a[i][j] = (ret.a[i][j] + A.a[i][k] * B.a[k][j]) % mod;
        return ret;                 
    }
} A, ans;
void insert(char s[])
{
    int now = root;
    for(int i = 0; i < m; ++i)
    {
        if(child[now][s[i] - '0'] == 0) child[now][s[i] - '0'] = ++cnt;
        if(i != m - 1) A.a[child[now][s[i] - '0']][now] = 1;
        now = child[now][s[i] - '0'];
    }
    danger[now] = 1;
}
void construct_fail()
{
    queue<int> q;
    for(int i = 0; i <= 9; ++i) if(child[root][i]) q.push(child[root][i]);
    while(!q.empty())
    {
        int u = q.front();
        q.pop();
        if(danger[u]) continue;
        for(int i = 0; i <= 9; ++i)
        {
            int &v = child[u][i];
            if(v == 0) 
            {
                v = child[fail[u]][i];
                if(danger[v] == 0) A.a[v][u] = 1;
            }
            else
            {
                fail[v] = child[fail[u]][i];
                danger[v] |= danger[fail[v]];
                q.push(v);
            } 
        }
    }
}
int main()
{
    scanf("%d%d%d%s", &n, &m, &mod, s);
    insert(s);
    for(int i = 0; i <= 9; ++i) if(child[root][i] == 0) child[root][i] = ++cnt;
    construct_fail();
    for(int i = 0; i <= 9; ++i) ans.a[child[root][i]][1] = 1;
    for(int t = n - 1; t; t >>= 1, A = A * A) if(t & 1) ans = A * ans;
    for(int i = 1; i <= cnt; ++i) answer = (answer + ans.a[i][1]) % mod;
    printf("%d\n", answer);
    return 0;
}
View Code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19992147orz/p/7363437.html

Ymodem协议是一种在串行通信中用于数据传输的机制,起源于早期的Xmodem协议。该协议具备处理大容量数据文件的能力,支持数据校验、文件属性传递以及多文件批量传输。Qt是一个面向C++的跨平台开发框架,适用于构建图形界面程序及后台服务类应用。当结合Qt实现Ymodem协议时,能够开发出适用于多种设备的通信程序,包括桌面系统、嵌入式设备和移动终端。 在Qt中实现Ymodem协议,需要掌握Qt的信号与槽机制、串口通信模块(如QSerialPort)以及线程管理技术。实现过程中通常包含以下主要环节: 1. 连接初始化:在通信双方确认状态后,启动数据传输流程。 2. 数据块传输:协议支持多种数据块大小,如128字节或1024字节。每个数据块需包含数据内容、编号及校验信息。接收端需对数据进行校验以保证完整性。 3. 序列管理与响应机制:通过编号确保数据顺序,发送端在收到确认信号后继续下一块传输。若未收到有效响应,则需重传。 4. 文件元信息传输:在正式传输前,发送方需传递文件名称及大小等信息,以便接收方进行存储准备。 5. 批量传输模式:支持多个文件的连续传输,需在数据中区分不同文件的块。 6. 传输结束机制:通常通过发送空数据块来终止通信过程。 在Qt中实现Ymodem协议的代码,通常需要创建多个类来封装串口通信逻辑及协议处理功能,同时需考虑异常处理和数据恢复策略。代码涉及对QSerialPort的配置、数据流的监控、事件循环的管理等。此外,为提升用户体验,开发人员可能在代码中加入进度显示、传输速率计算等功能。 Qt的跨平台特性使得基于其开发的Ymodem协议实现具备良好的可移植性,可在不同操作系统上运行。开发此类程序需要开发者对Ymodem协议有深入了解,并熟悉Qt框架的使用,包括信号机制、多线程及串口通信等技术。高质量的代码实现能够确保协议在不同运行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Ymodem协议的实现常出现在开源项目中,为开发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有助于技术交流与社区发展。根据文件名“SerialPortYmodem”推测,该文件可能用于处理与串口通信相关的Ymodem逻辑。开发者在使用时应仔细查阅文档,理解各模块功能,以便正确集成和应用。 综上,Qt实现Ymodem协议的开发涉及对协议机制与Qt框架的深入理解,能够构建出满足多种串行通信需求的程序。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