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危机史

博客指出看过的金融危机资料就是金融史,介绍了金融学有宏微观之分,宏观研究货币和国家信用,微观研究金融机构和产品。还提及宏观、微观金融学分别对应宏观、微观经济学,最后列举了石油危机、1933银行法等金融事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我一直以为我没有学过金融史,课程里也没有这一门课,是一个很大的缺憾,然后某一天突然发现,看过的那么多关于金融危机的资料,不就是金融史么。

金融危机史即金融史。——我没有说过

就像是经济学有微观宏观一样,金融学也有宏微观。金融学的宏观研究对象是货币,是国家信用,微观研究对象是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是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散。

金融学的宏观对应着宏观经济学,重点考察国家调控手段;微观对应微观经济学,考察利润最大化和信息不对称。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原理,是讨论四部门主体在跨期下的选择问题,而宏观金融学的微观原理,将货币内生化以后,也就是金融机构如何利用金融产品一步步膨胀和收缩国家信用,由此知主要的矛盾点在于国家信用背书,于是牵扯进财政问题,于是变成宏观经济学。【啊罗默后几章好像就讲这个不看书瞎想些啥】

 

石油危机http://www.sohu.com/a/57410650_168553

1933银行法(格拉斯-斯提格尔法案)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实行分业制

1960-1970布雷顿森林体系

1970通货膨胀,由于银行受存款利率上限(规则Q),资金流入货币市场基金,公司转向商业票据和债券市场,银行贷款减少。投资银行、货币市场基金等影子银行迅速成长。

2008次贷危机,根源在于影子银行不受监管

2010多德-弗兰克消费者保护法,专门针对大而不倒的银行,系统重要性银行更高的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压力测试,沃克尔规则禁止银行从事自营交易。巴塞尔III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obuzao/p/11189688.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