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风光
(三)
—“南尖岩”奇梦
山路崎岖,在茂林修竹间蜿蜒伸展,如果没有当地同行的指引,我们这帮“洋枪鬼子”休想进山“扫荡”。
到南尖岩,已近下午四点,放下行囊操起家伙就向景区奔去。赶着夕阳落日时分,去捕捉那惊心动魄的光影。
南尖岩主景其实就一块巨大的柱形岩石,尖尖的柱头直插云端,游人从上端绕着柱子往下旋转行走,进到岩石的底部再绕上顶端。
景区的精彩在于放眼四周天际下的山峦神韵。
向南看......
夕阳下,小村落在蓝天的映衬下如歌一般。
向西看,“望云亭”像个睿智的老者,在时光里伫立沉思。
峰回路转,沿柱形岩石往下行,翘首回望小村庄,蓦现于巨大的悬崖之上。你惊叹奇险惊心!
当视线越过层层叠叠翠绿的梯田,往远处眺望,云雾间隐约坐落一处的小村,透着几分神秘。
陡峭的小路边,一棵红枫,像一面旗帜,在夕阳下迎风招展。我一手拉紧路边的铁索,一手握着相机,按下快门。留下它的神采,是为了你此刻双眼里流露的笑容。
我加了夕阳滤镜,拍了两幅,都不满意,必须删除。先挂着,只为便于讨论。这幅,环境交待清楚了,但天空过于平淡。缺乏个性和鲜明的主题,你说应该删吧?
这幅,天空足够绚丽,但没有环境特征,与别处的夕阳没有根本性区别。这就是没拍好的原因,所以,不是所有景色都能拍出好片子的,有许多片子是必须放弃或删除。人生也有类似的境况。放弃也是智慧。(哈哈,有点自吹嫌疑了。)
事后纳闷,当时为什么不拍幅竖的?想起来了,路太窄,只容一个人通过,我架了三脚架,后面的游客在等待,要从我身边通过,我快速拍了两幅,就往前走了,过了这个村,就没这爿店了,最终没拍竖幅。
大山是大地苍老的褶皱,太阳,脚步更匆忙,落下去早,升起来却迟。次日七点多,还不见东方发亮。山梁那边的村庄还带着几分夜色,带着几分静谧。
山脊上洒着一层银色的光,山村似乎还在夜与晨的边缘,睡眼惺忪,似梦非梦。
当第一缕阳光漫过山脊,照亮西边崖壁的小村时,我们已经支着三脚架守候多时了。为了右下方竹梢上的那一束亮色晨曦,我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当“卡嚓”一声响过,我头了不回地走开了。
你说摄影是一种漫长的煎熬,还是瞬间的豪情?是一种心灵的苦旅,还是浪漫情怀?
我刚一转身,突然发现身边一张脸,这张脸让我呆滞了足足三秒钟!那不是网友“英子”吗?
彼此间喜出望外、喜形于色、喜上眉梢,兴奋地交谈着摄影方面的事,最后问下榻的宾馆,才得知竟然是同一家宾馆同一层楼的隔壁两房间住着。再问,竟然头顶头地隔墙睡了一晚上竟然不知是谁!玩笑开大了。偏偏昨日不遇上,临了要匆忙离开时才知昨晚原本可以有好梦的。哈哈哈,老婆在远处正招呼我赶快吃早饭,准备开跋下山呢。
挥手告别,谈笑风生,人生如烟。
饮烟袅袅里升腾的是人间烟火。那是人类生活最核心的内容。
逆光下,柿子树把熟透的红果实映衬在竹林幽暗的背景里。
所有的老槐树,不管在蓝天下或月光里,总显得诡异和离奇。
太阳升高了,让所有的景色变得平淡无奇。下山还有好景色。
没东西拍得时候,别泄气,时不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景象会闯入你的镜头,只要你别遗漏了。
烟熏火燎也是景。
这是用11幅竖图拼接起来的巨幅长卷。如果你家客厅有足够长的墙面,我可以免费向你提供高清晰大图。你家客厅将气势若宏。
这次在南尖岩拍摄,时机是令人遗憾的,冬日的田间收割后裸露着,褪去了色彩。最理想的时节是清明前后。
那时,梯田里绚丽多彩,有金黄金黄的油菜花,有绿油油的麦子,湿漉漉的梯田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迷人的亮光。农夫赶着耕牛在逆光下劳作。如果前一天下午或傍晚下过雨,次日是大晴天,山坳里会聚集一团团随风飘荡的白云。风起云涌。阳光里的村庄恍若仙境。
每次拍摄总有缺憾,这也就是摄影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