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day1

为了生存以及爱好,思来想去还是继续撸python吧。

day1:

总结几点:

1.python2,python3的区别:

python2总体来说代码重复率高,不规范

编码方式分别为:ascii和utf-8

2.input进来的全是string类型
3.编译型和解释型语言:

编译型:一次性将全部的代码编译成二进制文件,C,C++
优点:运行效率高,缺点:开发效率低
解释型:程序运行时,从上至下一行一行的解释成二进制
优点:开发速度快,效率高,可以跨平台
缺点:运行效率低

4.优先级

() > not > and > or
非0转换成bool值就是真
x or y x为true,则返回x 0 or 4 --> 4
x and y x为true,则返回y 0 and 4 --> 0
难点:2 or 1 >3 and 4
即为:2 or 0 and 4 ---> 2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FlowerNotGiveYou/p/11090989.html

Python中进行Breslow-Day检验通常涉及到生存分析中的多重终点(Competing Risks)情况,特别是当研究人员想要检查多个结局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比例风险假设时。Breslow-Day检验是一种非参数方法,用于评估是否所有的风险比都相等。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步骤概述: 1. **导入所需库**:首先,你需要`scipy.stats`库,因为它包含了Breslow-Day检验的函数。 ```python from scipy.stats import breslowday ``` 2. **加载数据**:数据应该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结局事件的时间和状态变量,比如`event_time`, `censoring_time`, 和`event_type`。 3. **准备数据**:整理数据,使其适合作为Breslow-Day检验的输入,通常是将数据转化为生存表的形式。 4. **计算风险集合函数**:这是检验的基础,对于每个结局,需要计算在特定时间段内的风险集合并暴露时间。 5. **执行Breslow-Day检验**:使用`breslowday`函数,传入各个结局的风险集合并期望暴露值。 ```python test_stat, p_value = breslowday(risk_sets, exposure) ``` `risk_sets` 是一个二维数组,每一行代表一种结局的风险集合;`exposure` 则对应于风险集合的总暴露时间。 6. **解读结果**:`p_value` 小于预设的显著性水平(如0.05),则拒绝原假设(即风险比不全相等),反之接受原假设。 7. **可视化(可选)**:如果你的数据支持,可以绘制风险比图来直观地理解风险比差异。 请注意,这个过程可能会根据实际数据结构有所不同,具体实现可能需要根据你的数据格式进行调整。同时,对于大型数据集,可能需要优化数据处理流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