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006. 连续因子

 

 

L1-006. 连续因子

时间限制
400 ms
内存限制
65536 kB
代码长度限制
8000 B
判题程序
Standard
作者
陈越

一个正整数N的因子中可能存在若干连续的数字。例如630可以分解为3*5*6*7,其中5、6、7就是3个连续的数字。给定任一正整数N,要求编写程序求出最长连续因子的个数,并输出最小的连续因子序列(这里指,若有多个最长连续因子序列,输出和最小的一组)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正整数N(1<N<231)。

输出格式:

首先在第1行输出最长连续因子的个数;然后在第2行中按“因子1*因子2*……*因子k”的格式输出最小的连续因子序列,其中因子按递增顺序输出,1不算在内。

输入样例:
630
输出样例:
3
5*6*7

 分析:1.暴力法,从该数的sqrt(N)开始往前扫,不断更新维护最长连续因子的个数并保存最小的连续因子序列

http://blog.youkuaiyun.com/liangzhaoyang1/article/details/51204989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Count,n,N,End,sq;
    char temp[1010],a[1010];///字符串存储 便于拷贝get
    while(~scanf("%d",&N))
    {
        End=1;n=0;
        sq=(int)sqrt(N)+1;
        for(int i=sq;i>=2&&End;i--)
        {
            Count=0;
            if(N%i==0)
            {
                temp[Count++]=i;
                int t=N/i;
                for(int j=i-1;j>=2;j--)
                {
                    if(t%j==0)
                    {
                        temp[Count++]=j;
                        t/=j;
                        if(j==2)
                            End=0;
                    }
                    else
                    {
                        temp[Count]=0;break;
                    }
                }
                if(Count>=n)
                {
                    strcpy(a,temp);
                    n=Count;
                }
            }
        }

        if(n==0)
            printf("%d\n%d\n",1,N);
        else
        {
            printf("%d\n",n);
            for(int i=n-1;i>=0;i--)
            {
                printf("%d",a[i]);
                if(i!=0){
                    printf("*");
                }
                else{
                    printf("\n");
                }
            }
        }
    }
    return 0;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kimsimple/p/6481718.html

### 关于 L1-006 连续因子测试点的分析 L1-006 连续因子测试点通常涉及在特定场景下对连续变量或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和优化。此类问题可能与多传感器融合、路径规划、目标跟踪等领域密切相关。以下是针对此问题的具体分析: #### 1. **连续因子的概念** 连续因子是一种描述动态系统状态变化的方式,常用于概率图模型(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s, PGMs)。其核心在于定义节点之间的条件依赖关系以及如何量化这些依赖关系的影响。例如,在行人导航领域,连续因子可以通过加权因子图优化来改进 GNSS 定位精度[^4]。 #### 2. **测试点的设计目的** 测试点 L1-006 的设计可能是为了验证算法在处理复杂环境下的鲁棒性和精确度。具体来说,这种测试可能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数据噪声过滤能力。 - 动态系统的实时更新效率。 - 复杂约束条件下最优解的收敛速度。 对于红外小目标检测而言,类似的连续因子可以被引入到张量分解过程中,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目标背景分离[^1]。 #### 3. **解决方案的技术框架** 解决 L1-006 类型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技术角度入手: ##### (1)基于因子图优化的方法 利用因子图优化能够有效整合来自不同源的信息,并通过迭代调整权重参数达到全局一致性。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应用于 GPS/BDS 导航系统中,其中卫星信号强度 (C/N0) 和几何分布等因素都需要综合考虑。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def factor_graph_optimization(measurements, weights): """ 实现简单的因子图优化过程 参数: measurements: 输入观测值列表 weights: 各测量对应的可靠性权重 返回: optimized_values: 经过优化后的估计值数组 """ # 初始化变量 n = len(measurements) X = np.zeros(n) # 构造代价函数并求解 for i in range(10): # 假设最大迭代次数为10次 residuals = [] jacobian = [] for k in range(n - 1): residual_k = measurements[k + 1] - measurements[k] jacobi_row = [-weights[k], weights[k]] residuals.append(residual_k * weights[k]) jacobian.extend(jacobi_row) Hessian = np.array(jacobian).T @ np.array(jacobian) gradient = np.array(jacobian).T @ np.array(residuals) delta_X = np.linalg.solve(Hessian, -gradient) X += delta_X.flatten() return X ``` ##### (2)结合深度学习增强性能 如果传统方法难以满足需求,则可以尝试采用神经网络架构进一步提升效果。比如 KANs(Kernel Approximation Networks),它们已被证明能够在科学计算任务中提供更高的准确性,特别是在逼近复杂的非线性映射时表现优异[^2]。 #### 4. **实验评估与结果对比** 当实施上述策略后,应进行全面的实验验证以确认有效性。常见的指标包括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等统计量;另外还可以借助可视化工具直观展示前后差异。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