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复杂度为O(n)的计数排序算法

本文介绍了计数排序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过程,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利用额外的空间来换取更快的排序速度。计数排序适用于数据范围较小的情况,能够达到线性的时间复杂度。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凡是学过数据结构的朋友们大多熟悉一些排序算法,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和堆排序等。这些排序总的来说都是于比较排序算法,也就是说要对容器中的数据进行大小的比较。在这里合并排序和堆排序都采用了算法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分而治之来提高效率。他们都属于渐进最优的比较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达到了O(nlgn),很优秀了,不是么?这里不再唠叨那些比较常见的排序算法,在接下来的几天,我给大家介绍分别介绍计数排序、基数排序和桶排序。
我们所要排序的数据往往是有一定规律的,甚至我们可以对排序数据做某种假设,告诉他们,我的代码在什么什么情况下使用的效率是多么多么的出色。正所谓没有万能的理论,没有万能的代码。计数排序假设输入数据是由一个小范围的数据构成,而且我们利用空间换取了时间。看个例子吧。

void CountingSort(const char *A, int len, char **ret)
{
    
if(len < 2 || !ret || !A)
    {
        
return;
    }
    
    
int Temp[256];
    
for(int i = 0; i < 256; i++)
    {
        Temp[i] 
= 0;
    }
    
    
for(int i = 0; i<len; i++)
    {
        Temp[
int(A[i])]++;
    }

     
for(int i = 1; i<256;i++)
    {
        Temp[i]
=Temp[i]+Temp[i-1];
    }

    
for(int i = len-1; i >= 0 ; i--)
    {
        (
*ret)[Temp[int(A[i])]-1= A[i];
        Temp[
int(A[i])]--;
    }
}
上面代码是计数排序的一个简单实现,是对字符以ASCII码值的大小进行排序。所以作者要在排序过程中申请一个256整型大小的临时空间,这是用来存储ASCII码为n的字符前面有多少个字符的临时变量。
代码是比较容易看懂的,该算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对于每个输入数据x,确定出小于他的元素的个数,有了这个就可以把x放到最终输出的位置了。最后要说的是,计数排序可是个时间复杂度为O(n)的稳定排序啊。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BruceZhao/archive/2007/12/16/996846.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