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当过接线工,呵呵

小时候我妈不让我看电视 
那时候她的策略是把插头拔下来然后上班走人
然后各种教育我说那个东西有电 不能碰 碰一下就死
然后等她上班走了我总是一声冷笑插上插头各种欢乐
后来我妈把遥控器藏起来了 在装袜子的抽屉里
切 果断掏出来等她回来的时候赶紧塞回去
后来我妈发现遥控器的位置不对 又换了地方 依然阻止不了我找遥控器的心
后来我妈发现音量的数字不对 果断把遥控器塞包里背到单位晚上再背回来
估计是几次想掏手机都掏出了遥控器自觉丢人
于是每次都假装塞到了包里等我不注意的时候再塞到我家一个大花瓶里
再后来每次我妈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摸电视机后盖
在挨过一顿打之后我学会了每次在上面盖一个沾湿的凉毛巾
现在知道这很危险还时常后怕
再后来我妈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摸电视屏幕
再次挨过一顿打之后我知道电视屏幕是会带静电的
于是每次听见我妈开门我都会手舞足蹈去擦电视屏幕
时常把我电的无比雀跃
再后来我妈上班之前把有电 视的房间都锁起来
一个很意外的机会我在洗衣机里找到了钥匙
再后来我妈使出了绝杀 一次盛怒之后她把家里的有线给断掉了
而且是很决绝的方式——用剪刀剪断了有线接头
后来在我一个下午悉心钻研下一个线头一个线头的接了回去
虽然有很多雪花 但还是可以看
再后来 我妈去电视局彻底断掉了我家的有线
从此除了春节 我家两年年没有电视可看
每次我爸都是唉声叹气夹着一堆报纸下班回家
等等 还没结束 我家对面有一个好邻居 从来不拉窗帘
亮闪闪的电视每晚准时在对面照耀着我
于是我拥有了一个望远镜
但是一个礼拜之后我还是失去了它
再后来我就上大学了
每次假期在家我妈总念叨
别总窝在书房上网了 赶紧出来陪我们看会电视吧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Kasablanca/archive/2011/09/17/2179775.html

(1)普通用户端(全平台) 音乐播放核心体验: 个性化首页:基于 “听歌历史 + 收藏偏好” 展示 “推荐歌单(每日 30 首)、新歌速递、相似曲风推荐”,支持按 “场景(通勤 / 学习 / 运动)” 切换推荐维度。 播放页功能:支持 “无损音质切换、倍速播放(0.5x-2.0x)、定时关闭、歌词逐句滚动”,提供 “沉浸式全屏模式”(隐藏冗余控件,突出歌词与专辑封面)。 多端同步:自动同步 “播放进度、收藏列表、歌单” 至所有登录设备(如手机暂停后,电脑端打开可继续播放)。 音乐发现与管理: 智能搜索:支持 “歌曲名 / 歌手 / 歌词片段” 搜索,提供 “模糊匹配(如输入‘晴天’联想‘周杰伦 - 晴天’)、热门搜索词推荐”,结果按 “热度 / 匹配度” 排序。 歌单管理:创建 “公开 / 私有 / 加密” 歌单,支持 “批量添加歌曲、拖拽排序、一键分享到社交平台”,系统自动生成 “歌单封面(基于歌曲风格配色)”。 音乐分类浏览:按 “曲风(流行 / 摇滚 / 古典)、语言(国语 / 英语 / 日语)、年代(80 后经典 / 2023 新歌)” 分层浏览,每个分类页展示 “TOP50 榜单”。 社交互动功能: 动态广场:查看 “关注的用户 / 音乐人发布的动态(如‘分享新歌感受’)、好友正在听的歌曲”,支持 “点赞 / 评论 / 转发”,可直接点击动态中的歌曲播放。 听歌排行:个人页展示 “本周听歌 TOP10、累计听歌时长”,平台定期生成 “全球 / 好友榜”(如 “好友中你本周听歌时长排名第 3”)。 音乐圈:加入 “特定曲风圈子(如‘古典音乐爱好者’)”,参与 “话题讨论(如‘你心中最经典的钢琴曲’)、线上歌单共创”。 (2)音乐人端(创作者中心) 作品管理: 音乐上传:支持 “无损音频(FLAC/WAV)+ 歌词文件(LRC)+ 专辑封面” 上传,填写 “歌曲信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