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志
2019/9/22
新增:markdown学习总结图
2019/9/20
新增:markdown学习路线图
拿markdown来举例子吧,当时学markdown也不知能做什么,只是在CHCNAV时候用word写了不少的FAQ,内容其实写得还可以,但经常被要求改文档格式。所以,自己对排版方面会特别在意,也想提高自己的文档水平
当时我也不清楚markdown可以做什么,反正就先学着呗,边学边写东西。之前有个思维就是要把整本书看完了再去做东西,忽略了忘记和理解的重要性(感悟)。现在,一边做,一边试,遇到问题了再想办法解决就好了。
在学校的时候总是先把结论告诉你,然后才说应用,是方法——问题的模式。现在只是换个顺序:做事——问题——解决方法。
1.数据-建模-信息
2.学习-感悟-应用(创造和分享)
3.感性认识,理性思考,多维度和角度看问题
4.定性和定量地思考——成本分析(时间和金钱和精力)、可行性分析
5.拓展知识深度和广度
深度:对某个方向地纵向挖掘
广度:对多个方向地横向关联
6.不要事事从零开始,懂借助别人的经验和力量
MD从接触到所学知识授予别人,到此也算告一段落。
自己摸爬滚打差不多五个多月的学习历程,交与别人只是用了三天。
Md使用的人很多,用得好的不多。——理论学习的人很多,但把理论用得好的人不多。
教别人没有任何利益来往,没收到一分钱也不是教授的目的。我需要验证自己的学习路线是否正确,是否具有通用性;
你可能会觉得五个月的累计,就用三天全教出去了,哪个家伙这么幸运?确实,学习路上有人相助能节省不少时间,但学到知识和感悟知识是不一样的。感悟总会滞后于接触,接触多了才能出感悟。
没有时间的长期投入,学到的只是表象,深层次的东西还是得靠个人长时间的领悟,这恰好是最为有用但又不好教授的部分。
7.看待事物不要局限于对或者错,承认世界的灰度(评价不要两极化)
8.标准化,分离化
拿写作来举例,给自己定一个常用的文章排版结构,文章的创作内容和格式分开来。
待续...
暂时想到这么多,详细内容和更多地框架想到再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