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8 输出比较极性

PWM输出的信号极性有两个选项决定,一个选项是PWM模式,另一个选项是输出极性控制位。

请看定时器的框图,PWM模式的选择决定OC1REF的极性,

例如当选择PWM1模式时,OC1REF信号是"正极性";

而选择PWM2模式 时,OC1REF信号是"负极性"。

输出极性控制位决定OC1与OC1REF的关系,TIM1_OCInitStructure.TIM_OCPolarity就是配置这个控制位,

选择TIM_OCPolarity_Low时表示把 OC1REF反相后作为OC1输出,

选择TIM_OCPolarity_High时表示不反相OC1REF,直接输出到OC1。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alanfeng/p/5587256.html

### STM32生成双极性PWM波形 为了在STM32上生成双极性PWM波形,需要配置定时器来支持双向输出。这通常涉及到设置两个互补通道,并调整这些通道的相位关系以实现正负交替的效果。 #### 配置步骤概述 1. **初始化定时器** 定时器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以及硬件资源。对于大多数情况下的PWM应用,可以选用高级控制定时器(TIM1, TIM8),因为这类定时器提供了更多的特性和灵活性[^4]。 2. **设定工作模式** 使用中心对齐模式(Center Aligned Mode),这样可以使上下桥臂之间有固定的死区时间,从而防止直通现象的发生。同时,在此模式下更容易管理双极性的切换逻辑。 3. **定义周期和脉宽** 设置自动重装载寄存器(ARR)决定PWM信号的一个完整周期长度;而捕获/比较寄存器(CCRx)则用来指定每个边沿的位置即占空比大小。当CCRx大于当前计数值时为高电平,反之亦然。 4. **启用DMA或中断机制** 如果希望减少CPU负载并提高实时性能,则应考虑利用直接存储访问(DMA)传输数据到TIMx_CCRx寄存器更新PWM值,或者通过触发相应的事件中断来进行动态调节。 5. **编写驱动函数** ```c #include "PWM.h" void PWM_Init(void){ // 初始化代码... } // 设定比较值 (即改变占空比) void PWM_SetCompare(uint16_t compareValue){ TIM_OCInitStructure.TIM_Period = ARR_VALUE; /* 自动重载值 */ TIM_OCInitStructure.TIM_Pulse = compareValue; /* CCR 寄存器值 */ // 对于双极性PWM,还需要额外处理另一个互补通道 }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基本框架的一部分,实际项目中还需根据具体的芯片型号、库版本等因素做适当修改和完善[^2]。 #### 实现细节说明 - 中心对齐方式有助于简化编程模型,尤其是在涉及多路同步输出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 死区插入功能是确保安全操作的关键特性之一,特别是在电机驱动等领域尤为重要。它允许在一个周期内引入一段无活动期,使得同一时刻不会有两个相对立的状态存在。 - 利用DMA技术能够显著减轻处理器负担,尤其适合那些对外设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