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5周作业

本文介绍了使用C语言实现的几个经典编程任务,包括输出小于平均数的整数、生成斐波那契数列以及计算矩阵各行列之和。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展示了基本的循环结构、数组操作以及条件判断等知识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要求一

完成

 

要求二

 

7-2 输出小于均值的数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10];
  int i,sum,average;
  for(i=1;i<=10;i++){
    scanf("%d",&a[i]);
    sum=sum+a[i];
  }
  average=sum/10;
  for(i=1;i<=10;i++){
    if(a[i]<average){
      printf( "%d ", a[i]);
    }
  }
  printf("\n");
  return 0;
}

 步骤

1.定义数组,i,求和和平均数

2.输入数组的值,计算之间的和,循环到i=10

3.计算平均数

4.找出数字中比平均数小的值,输出

流程图

7-4 fibonacci数列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i;
    int fib[12] = {1, 1}; 
    for ( i=2; i<12; i++) {
      fib[i] = fib[i - 1] + fib[i - 2];
    }
    for ( i = 0; i < 12; i++ ){ 
        printf ( "%6d", fib[i] );
        if ( (i + 1) % 3 == 0 ){
          printf("\n"); 
        }
      }
}

 步骤

1.定义i和数组fib

2.第一个和第二个为1

3.第三个数开始为前两个的和,为fib赋值循环

4.输出数组,每三个数换行

流程图

7-2 求矩阵各行元素之和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
    const int M=6,N=6;
    int a[M][N];
    int m=0,n=0,i=0,j=0,sum=0;
    scanf("%d %d",&m,&n);
    for(i=0;i<m;i++)
    {
        for(j=0;j<n;j++)
        {
            scanf("%d",&a[i][j]);
        }
    }
    for(i=0;i<m;i++)
    {
        for(j=0;j<n;j++) 
        {
            sum=sum+a[i][j];
        }
        printf("%d\n",sum);
        sum=0;
    }
 } 

步骤

1.定义两个二维数组,定义m,n,i,j,sum

2.输入m,n,再输入二维数组的值

3.求出各项的和

流程图

git

git地址:https://coding.net/u/wuyaole/p/text5/git/tree/master/

 

 表格

评论

顾家玮:http://www.cnblogs.com/qq807443119/p/7967832.html

 

 

张国庆:http://www.cnblogs.com/zgq947/p/7966299.html

 

丰大为:http://www.cnblogs.com/DavidPark/p/7955168.html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sbqz/p/7965666.html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基于事件触发扩展状态观测器(ESO)的分布式非线性车辆队列控制系统的实现。该系统由N+1辆车组成(1个领头车和N个跟随车),每辆车具有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考虑了空气阻力、滚动阻力等非线性因素及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通过事件触发ESO估计总扰动,基于动态面控制方法设计分布式控制律,并引入事件触发机制以减少通信和计算负担。系统还包含仿真主循环、结果可视化等功能模块。该实现严格遵循论文所述方法,验证了观测误差有界性、间距误差收敛性等核心结论。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非线性系统控制、事件触发机制、扩展状态观测器等有一定了解的研发人员和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研究分布式非线性车辆队列控制系统的理论与实现;②理解事件触发机制如何减少通信和计算负担;③掌握扩展状态观测器在非线性系统中的应用;④学习动态面控制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其他说明:本文档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还对每个模块进行了深入解析,包括非线性建模优势、ESO核心优势、动态面控制与传统反步法对比、事件触发机制优化等方面。此外,文档还实现了论文中的稳定性分析,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论文的核心结论,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代码进行实践,并关注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