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博客介绍了责任链模式,其定义为为请求定义链状接受对象,松耦合发送者与接受者关系。实现时先定义抽象类,创建继承对象,再创建责任链关系。还列举了JDK和项目实例,指出优点是隔离职责、降低耦合,缺点是影响性能。
  • 定义:为一个请求定义含有链状关系的接受对象,基于请求的类型,松耦合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
  • 实现方式:
    • 首先定义一个抽象类,包括一个公共抽象行为和决定子类链状关系的属性,然后创建一系列对象继承这个抽象类,
    • 然后创建责任链关系(可线形结构、环形结构或树状结构)方法并返回顶级责任链类;

 

  • JDK实例:java.util.logging.Logger#log();javax.servlet.Filter#doFilter();
  • 项目实例:PR分级审批;
  • 优点:将职责分类隔离处理,降低耦合,符合开闭原则,不需修改原有代码,新增一个责任类即可;
  • 缺点:链结构遍历,性能有影响;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stpan/p/9545885.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