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周编程总结

奥巴马编程挑战

7-1 跟奥巴马一起画方块 (15 分)

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仅呼吁所有人都学习编程,甚至以身作则编写代码,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编写计算机代码的总统。2014年底,为庆祝“计算机科学教育周”正式启动,奥巴马编写了很简单的计算机代码:在屏幕上画一个正方形。现在你也跟他一起画吧!

1)实验代码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i,j;
 char c;
 scanf("%d %c",&N,&c);
 for(i=1;i<=N/2.0+0.5;i++)
 {
    for(j=1;j<=N;j++)
    {
    printf("%c",c);
    }
    printf("\n");
 }
 return 0;
}

2)设计思路

1.定义整形变量和字符变量

2.for循环打印行和列

3.返回主函数

3)本题调试过程碰到问题及解决办法

for循环的条件错了,没有进行四舍五入

4)运行结果截图

7-2 编程打印空心字符菱形 (10 分)

本题目要求读入菱形起始字母和菱形的高度,然后输出空心字符菱形。所谓“空心菱形”是指:每行由两端为字母、中间为空格的字符串构成,每行的字符串中心对齐;上半部分相邻两行字符串长度差2,且字母从给定的起始字母逐一递增;下半部分与上半部分对称。

1)实验代码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i,j,m,k;
  char ch;
  k=1;
  scanf("%c %d",&ch,&n);
  getchar();
  m=(n+1)/2;
  for(i=1;i<=m;i++)
  {
    for(j=1;j<=m-i;j++)
   {
      printf(" ");
    }
    printf("%c",ch);
    if(i==1)
   {
      ch++;
      printf("\n");
      continue;
    }
    for(j=1;j<=2*i-3;j++)
   {
      printf(" ");
    }
      printf("%c",ch++);
      printf("\n");
  }
 ch=ch-2;
  for(i=n-m;i>0;i--)
 {
    for(j=1;j<=k;j++)
   {
      printf(" ");
    }
   k++;
    printf("%c",ch);
    for(j=1;j<=2*i-3;j++)
   {
      printf(" ");
    }
    if(i==1)
   {
      printf("\n");
      break;
    }
      printf("%c\n",ch--);
  }
  return 0;
}

2)设计思路

1.定义整形变量和字符变量

2.将菱形拆成上下两部分

3.上半部分用三个for循环,每次字符加一

4.下半部分一样,只是每次字符减一

5.输出图形

3)本题调试过程碰到问题及解决办法

空格错误,

4)运行结果截图

7-3 输出三角形字符阵列 (15 分)

本题要求编写程序,输出n行由大写字母A开始构成的三角形字符阵列。

1)实验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char c='A';
    int n,i,j;
    scanf("%d",&n);
    while(n)
    {
        for(i = 1; i <= n; i++)
        {
            putchar(c++);
                printf(" ");
        }
        n--;
        printf("\n");
    }
    return 0;
}

2)设计思路

1.定义整形变量和字符变量

2.while(n)表示输出n行

3.for输出字符和空格

4.n递减

5.换行

6.返回主函数

3)本题调试过程碰到问题及解决办法

字符递增不会,后来百度了

4)运行结果截图

7-4 阅览室 (20 分)

天梯图书阅览室请你编写一个简单的图书借阅统计程序。当读者借书时,管理员输入书号并按下S键,程序开始计时;当读者还书时,管理员输入书号并按下E键,程序结束计时。书号为不超过1000的正整数。当管理员将0作为书号输入时,表示一天工作结束,你的程序应输出当天的读者借书次数和平均阅读时间。

注意:由于线路偶尔会有故障,可能出现不完整的纪录,即只有S没有E,或者只有E没有S的纪录,系统应能自动忽略这种无效纪录。另外,题目保证书号是书的唯一标识,同一本书在任何时间区间内只可能被一位读者借阅。

1)实验代码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i;

scanf("%d\n",&n);

for(i=1;i<=n;i++)

double sum=0;

int k,h,m,a[1000]={0},s1[1000]={0},s2[1000]={0},num=0;

char ch;

scanf("%d %c %d:%d\n",&k,&ch,&h,&m);

while(k){

if(ch=='S'){

a[k]=1;

s1[k]=h*60+m;

}

else if(a[k]==1){

s2[k]=h*60+m;

sum+=s2[k]-s1[k];

num++;

a[k]=0;

}

scanf("%d %c %d:%d\n",&k,&ch,&h,&m);

}

if(num){

sum=sum/num;

}

printf("%d %d\n",num,(int)(sum+0.5));

}

return 0;

}

2)设计思路

1.定义变量

2.调用while语句进行循环判断

3.判断字符计算借书的时间

4.判断记录是否完整

5.计算还书的时间,计算借书的时长

6.每次循环计数,得到借书的次数,计算平均阅读时间

7.输出答案

3)本题调试过程碰到问题及解决办法

格式错误,变量没初始化

4)运行结果截图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qx0123/p/10050164.html

在车辆工程中,悬架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悬架不仅关乎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还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为了深入理解悬架的动态行为,研究人员经常使用“二自由度悬架模型”来简化分析,并运用“传递函数”这一数学工具来描述悬架系统的动态特性。 二自由度悬架模型将复杂的车辆系统简化为两个独立的部分:车轮和车身。这种简化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出车辆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行为,同时忽略了侧向和纵向的动态影响,这使得工程师能够更加专注于分析与优化与垂直动态相关的性能指标。 传递函数作为控制系统理论中的一种工具,能够描述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在悬架系统中,传递函数特别重要,因为它能够反映出路面不平度如何被悬架系统转化为车内乘员感受到的振动。通过传递函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频率域上的表达式,从中分析出悬架系统的关键动态特性,如系统的振幅衰减特性和共振频率等。 在实际应用中,工程师通过使用MATLAB这类数学软件,建立双质量悬架的数学模型。模型中的参数包括车轮质量、车身质量、弹簧刚度以及阻尼系数等。通过编程求解,工程师可以得到悬架系统的传递函数,并据此绘制出传递函数曲线。这为评估悬架性能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工具,使工程师能够了解悬架在不同频率激励下的响应情况。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