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恋麦网】
电子商务的不断普及,各个电子商务网站犹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各个国内自主品牌的生产商也纷纷对网上销售跃跃欲试,同时各种折扣和导购信息网站也跟着出现,对各种产品信息进行汇聚和评比,给买家和卖家建立一个公共服务的平台。
这两个星期我对国内外的各个购物折扣信息和比价网站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它们主要可以分成这几种类别:
- 论坛信息+首页模式。国外以DealSea、SlickDeals为代表,国内以我爱打折网、上海打折网为代表的网站,用户通过论坛发布折扣信息,然后网站在首页按照时间和人气进行排序显示折扣信息列表。这类网站是最简单的折扣信息共享,很多折扣信息由网站自己或其合作伙伴进行发布,一般采用CPS进行营利。这类网站的折扣信息一般时效性较强,折扣力度较大,用户群一般比较固定,属于经常访问的用户。
- 比价模式。国外以PriceGrabber、Shopping为代表,国内以聪明点、一比二购为代表收集各个购物网站产品价格进行对比,同时还提供产品价格的走势。这类网站在国外比较火,因为电子商务网站很多,因此有一个搜索引擎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某一产品的最低价格,其实这个和Google Products或者说Google Base有点类似了。这类网站需要对产品进行识别和管理,结构化产品数据,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降价提醒。
- 返现模式。国外以FatWallet为代表,国内以易购网、特价王为代表的网站,用户通过该门户点击进入相应的购物网站,在购物网站消费后获取返现。这类网站主要和各个购物网站达成返现比例提成来进行营利,其本身主要是各个电子商务网站的入口。该类网站以管理用户和分成为主,兼带发布折扣信息和产品导购。
- 社会购物模式。国外以Kaboodle、CrowdStorm为代表,国内暂时还没有典型的此类网站(如果您有发现,请纠正),国内的迪乐网有部分Social Shopping的感觉,但并没有太多人的维度,其它各个折扣网站正在使用UCenter来加入社会购物的概念。个人认为社会购物的能量比较大,不久将在电子商务生态链的前端产生巨大的影响。
美国大部分折扣信息网站在1999年左右诞生的,在经历了网络泡沫留存下来,和各个大型购物大网站如Buy.com, Amazon, NewEgg,Dell, J&R, Meritline等以及各个厂商如HP、Lancome等建立了比较成熟的联盟营销的电子商务生态链。而国内的折扣信息网站则主要在2004年以后出现,得益于当当和京东之类的在线购物网站的日益普及。
目前美国的新一代导购网站模式正在日益成熟,那就是社会购物,它是基于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ing的衍生品,这类网站从2005年以后出现,借助Web 2.0的各项技术日益形成以借助Crowd的力量进行产品的汇聚、评比、推荐和分享,如何汇聚每个人的力量来进行购物成为了电子商务前段的新亮点。
在下一篇我将列举国内外的各个折扣信息网站,对他们进行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