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一维数组的定义及引用

本文介绍了数组的基本定义、初始化方法及引用方式,详细讲解了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概念、定义、初始化及引用等知识点,并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使用数组计算斐波那契数列和查找最小值。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本次课学习到的知识点:

(1)一堆数组定义的一般定义:

     类型名 数组名 [数组长度];

例如:int a [10]; /*定义一个有10个整型元素的数组a*/

        char c [200]; /*定义一个有200个字符型元素的数组c*/

        float f [5]; /*定义一个有5个单精度浮点型元素的数组f*/

(2)数组长度(定义时必须指定)是一个常量,数组名是一个地址常量,数组下标从0开始,下标不能越界;

  数组元素的引用要指定下标,形式:

      数组名 [下标]

 下标合理取值范围是 [0,数组长度-1];

(3)一堆数组的初始化,一般形式:

     类型名 数组名 [数组长度] = {初值表};

    数组元素赋初值:a [0]为1,a [1]为2,...,a [9]为10;

(4)利用数组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用顺序查找法找出相应的最小下标;

        输出最小值:

             min=a [0];

             for (i=1; i<n; i++)

                 if (a [i] <a [min])

(5)课本例题的练习; 

2.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理解能力不是很好,有时候并不能立刻弄清题意;

(2)数组的定义和数值元素的引用有时搞错;

(3)题目多读几遍,问同学,看书;

3. 实验心得体会及本章学习总结:

(1)心得:上课需要跟着老师的步伐,少玩手机,别睡觉,把不懂的问题弄清;

(2)总结:刚刚结束第6章节,还没吸收完,就教了第7章节的数组,总体上来说,教的是越来越多,不懂的也是越积越多,还容易混乱,或者之前学的忘记了些;

4.预习:

(1)二维数组的定义形式:

  类型名 数组名 [行长度] [列长度];

例:int a [3] [2]; /*定义一个二维数组a,3行2列,共6个元素。*/

(2)引用二堆数组的元素要指定两个下标,形式为:

   数组名 [行下标] [列下标]

 行下标的合理取值范围[0,行长度-1];

(3)分行赋初值一般形式:

  类型名 数组名 [行长度] [列长度] = { {初值表0},...,{初值表k},...};

(4)顺序赋初值一般形式:

  类型名 数组名  [行长度] [列长度] = {初值表};

(5)矩阵的术语与二维数组下标的对应关系;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jiangchaohong/p/6098959.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