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数据结构的时间复杂度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Jyc/p/10412233.html

### 计算数据结构时间复杂度的方法 为了理解并计算数据结构时间复杂度,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时间复杂度反映了算法执行基本操作的次数以及这些次数随输入规模变化的趋势。当提到某个算法具有 \( T(n^2) \) 的时间复杂度时,这意味着该算法的执行时间大致 \( n^2 \) 成正比[^1]。 #### 基本概念解析 - **时间复杂度** 描述了算法运行时间和输入数据量之间的关系。 - **大O符号** 提供了一种方式来表达算法最坏情况下的性能上限,即随着输入规模的增长,算法所需的资源不会超过这个界限[^2]。 #### 时间复杂度计算的基本步骤 1. 找到算法中的基础运算单元,通常是循环内部的操作或是递归调用; 2. 分析每一步的基础运算是如何依赖于输入尺寸 \( n \); 3. 将所有可能发生的操作数量相加得到总的操作数; 4. 取最高阶项作为最终的结果,并忽略系数和其他低阶项; 例如,在分析一个简单的双重嵌套for-loop程序片段: ```python def example_function(array): sum = 0 for i in range(len(array)): # O(n) for j in range(i, len(array)): # O(n), but nested within the outer loop. sum += array[i]*array[j] # Basic operation counted here. return sum ``` 上述代码段中,外层`for`循环遍历整个数组一次,内层`for`循环同样如此,但由于其位于外部循环之内,因此整体表现为\( O(n*n)=O(n^{2}) \)。 #### 渐近记号的应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大O表示法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评估不同实现方案的好坏优劣。按照增长速度由慢至快排列如下:\[ O(1)<O(\log_2{n})<O(n)<O(n\log{n})<O(n^{2})<... \][^1] #### 实际案例研究 考虑二分查找算法,它每次迭代都将搜索范围减半直到找到目标值或确认不存在为止。由于每次都能减少一半的工作量,所以此过程可以用对数函数来衡量,具体来说就是 \( O(\log_{2}{n}) \)[^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