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V6数据包分析(GNS3)

博客围绕IPv6网络实验展开,先给出学号对应拓扑图,接着进行路由器R4的配置及静态路由表设置,还进行了R1到R5的PING通测试。重点对ICMPv6抓包分析,介绍了回送请求、应答、路由器请求、通告、邻居请求和通告等报文的类型、代码、作用及地址信息。

一.实验拓扑

 我的学号最后三位为132,拓扑图如下:

 

 二.路由配置

配置路由器R4

配置R4路由器静态路由表

R2路由表

三.PING通测试

R1 PING到 R5

四.抓包分析

分析类型有:128、129、133、134、135、136

1.回送请求报文(Echo Request)(128)

Type=128  Code=0.

作用:用于发送到目的节点,以使目标节点立即发回一个回送应答报文

节点的ICMPv6层收到一个echo request报文后,可能会通知高层的进程。

源节点生成了标识符和序列号字段的值,这些值可以帮助源节点将回送请

求报文和返回的回送应答报文对应起来。数据字段中包含零个或多个任意

内容的字节。

2.回送应答报文(Echo Reply)(129)

Type=129  Code=0.

作用:当收到一个回送请求报文时,ICMPv6会用回送应答报文响应。

源节点的ICMPv6层必须将回送应答报文通知那个产生了它所享有的原

始echo request报文的高层进程,可能还需要通知其他高层的进程,

但这些通知都是可选的,标识符和序列号字段的值是从echo request

报文中获得。

3.路由器请求(RS)(133)

Type=133  Code=0.

源地址为未指定的IPV6地址,若主机配置了单播地址,则此

接口的单播地址可作为源地址.RS目的地址为所有路由器的多播地

址FF02::2. RS作用域为本地链路。RS只发送三次以避免没有路由

器时拥塞网络。

4.路由器通告(RA)

Type=134  Code=0.

 

 源地址为始发数据包接口的IPv6链路本地地址,目的地址为

所有节点的多播地址(ff02::1)或发出请求的设备的链路本地地址。

5.邻居请求(NS)  (135)

Type=135 Code=0

 

源地址为始发该消息的接口IPv6地址或“::”,目的地址为被请求

节点的多播地址,或者就是目标地址。

6.邻居通告(NA)     (136)

Type=136  Code=0

 

源地址为始发该消息的接口IPv6地址,目的地址为该消息所要答复的

发出请求的源地址,或者是所有节点的多播地址(FF02::1)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uangkaihua/p/10574655.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